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舒赛

舒赛

?—1641

清初将领。满洲镶蓝旗人。萨克达氏,以地为氏。天命四年(1619),从太祖努尔哈赤征明,败明总兵马林等于尚间崖,授骑都尉世职。征瓦尔喀,俘获甚众,晋二等轻车都尉。太宗皇太极即位,擢列十六大臣,佐理镶蓝旗事。天聪元年((1627),随征朝鲜,继奉命同都统阿山等率师驻防义州。八年(1634),随太宗征明,以奋勇攻克十六城,晋三等男爵。崇德六年卒,顺治十二年(1655),追谥壮敏。

猜你喜欢

  • 布饶克

    亦作巴饶克、巴敖克。佤语音译,意为“住在山上的人”。居住在云南耿马、双江、沧源和澜沧等县的佤族自称。大多居于山区,很早就以农业为主,解放前已进入封建社会,是佤族中社会经济发展较快的一部分。参见“佤族”

  • 峒民

    亦称峒氓,参见“峒僚”(1646页)、“峒丁”(1646页)。

  • 怀德县

    县名。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哲里木盟东部西辽河北岸。明属福余卫。清为科尔沁左翼中旗地。旧名八家镇。同治五年(1866)划归昌图,设分防经历。光绪三年(1877)改置怀德县,隶昌图府。为清末在内蒙古东部实行土

  • 临屯郡

    古地方政区名。汉武帝亡卫氏朝鲜国后,分其地置4郡,其为4郡之一,置于元封三年(公元前108)。领15县,治东暆县(故址或说在今朝鲜元山附近,一说在江原南道江陵),辖境基本为东筸族故地,约南至今江陵以南

  • 盐神

    廪君蛮传说中的神女。相传巴氏子务相被诸蛮拥立为廪君后,从夷水至盐阳,遇盐水神女,神女愿留共居,廪君不应。“盐神暮辄来取宿,旦即化为虫,与诸虫群飞,掩蔽日光,天地晦冥”(《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越

  • 呼伦贝尔八旗

    清朝守卫中俄边界的八个驻防旗。雍正十年(1732),清政府为加强呼伦贝尔地区中俄边界的防卫,经黑龙江将军珠尔海奏请,始建呼伦贝尔城(今海拉尔市),由布特哈调来索伦、达呼尔、陈巴尔虎、鄂伦春兵丁共3千名

  • 蒙古图志

    书名。清人袭自珍撰。自珍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又名巩祚、易简、自暹、号定庵。道光进士。好公羊学,提倡经世致用、社会改革。与魏源同为近代主张经学、史学为政治服务的改革派。任清廷内阁中书时,预感沙俄扩张势

  • 和齐台品郭勒站

    清代驿站名。内蒙古喜峰口蒙古驿道上的蒙古驿站。蒙古语意为“50户”。康熙(1662—1722)中,设立蒙古驿站,自喜峰口至札赉特置驿16站,该站驻蒙古站户50户,故名。是该驿道上蒙古站的第一站。

  • 阿布都鲁素

    ?—1865清代新疆伊犁维吾尔族起义首领。一译阿布都鲁苏勒。维吾尔族。伊犁人。原任宁远城(今伊宁市)阿奇木伯克。同治三年(1864),在伊犁掌教阿訇那赛尔丁鼓动下,领导当地维吾尔族、回族起义,任“艾米

  • 赵郡丁零

    见“定州丁零”(15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