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羊肉
蒙古族传统食品。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后为蒙古族继承。《蒙古秘史》载,早在成吉思汗第十一世祖母阿阑豁阿时即在蒙古族中普遍存在。每年秋冬之交,牲畜膘肥肉厚之时,为蒙古族宰羊储肉的季节,部分羊肉放入羊肚内保鲜,以备冬天食用;部分羊肉切成细条阴干,待来年春天羊瘦不宜宰杀时,取出食用。至今仍流行于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牧区。
蒙古族传统食品。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后为蒙古族继承。《蒙古秘史》载,早在成吉思汗第十一世祖母阿阑豁阿时即在蒙古族中普遍存在。每年秋冬之交,牲畜膘肥肉厚之时,为蒙古族宰羊储肉的季节,部分羊肉放入羊肚内保鲜,以备冬天食用;部分羊肉切成细条阴干,待来年春天羊瘦不宜宰杀时,取出食用。至今仍流行于内蒙古、新疆、青海、甘肃等牧区。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六等级封号之一,授龟纽银印。皇庆元年(1312),孛罗受封。
见“榆林窟”(2312页)。
见“耶律滑哥”(1322页)。
见“甘麻剌”(482页)。
元代蒙古官名。掌马驼饲料的供应分配。《元史·成宗纪四》:“孛可孙专治刍粟”。国初始置,以重臣领之,秩正三品。有权决定马驼刍料当给与否。初只设数人掌其事,后以各位增入,至繁冗,成宗大德九年(1305),
明朝中叶以后形成的※哈达、※乌拉、※叶赫和※辉发四部的合称。“扈伦”又译“呼伦”、“忽喇温”。因皆从忽喇温南移,故称。居地大体南至太子河、浑河、纳阴,北达科尔沁、郭尔罗斯,东抵张广才岭,远达海滨,西接
宋代云南大理国第十世国王。白族。大理人。※段素真孙(一说为子)。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祖父卒(一说庆历元年,即1041年禅位为僧),父已先亡,遂继王位,改元圣明。后又改元天明。性好游狎,不理国事
元朝大臣、文士。又译阿鲁灰。蒙古人。字叔重,号东泉。至治(1321—1323)间,累官泉州路总管。泰定帝召为翰林侍讲学士。泰定三年(1326),奉命与直学士燕赤译《世祖圣训》,以备经筵进讲。迁侍读学士
鄂伦春、鄂温克和达斡尔等族向清朝贡纳貂皮和互市的场所。亦作出尔罕。源于蒙古语“楚固拉干”一词,意为“盟会”。初设在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城西北40里之因沁屯,乾隆六十年(1795),改在城中。清制:布特哈
?—968五代末北宋初云南大理国第四世国王。白族。大理人。※段思良(段思胄)子。后周太祖广顺二年(952)即王位,改元明德。后改元广德(一作广平)。北宋太祖开宝元年(968),又改元顺德(一作圣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