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篓瑶
见“布努”(462页)。
见“布努”(462页)。
见“车凌端多布”(281页)。
1892—1983京剧表演艺术家。字霭如,北京人,回族。原籍河北省衡水县。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喜连成”科班,初学秦腔老生及京戏小花脸。后工架子花脸。三十三年(1907年)出科,留“喜连成”搭
清代尚皇室之女为妻者的称号。亦译作额夫或娥夫。同汉制的驸马。其品级视其所尚公主或格格之等级为差。清太祖努尔哈赤时,皇女及贝勒女皆称格格。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以后,凡皇后所生之女为固伦公主,其婿为
入吐蕃传教的印度僧人。梵文名菩提萨埵或显达热格西达,藏文名希哇措,汉译“静命”,故亦称“静命大师”。一说为泥婆罗(今尼泊尔)人。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衍化出现的瑜珈中观派创始人。曾任印度那烂陀寺首座。受赞普
清代医家、算学家。字清儒。江苏丹徒县人。回族。天资聪慧,性恬淡,精周髀、黄岐之学。算学、医理均精深。藏书甚富,于医书服膺吴中叶天士,谓其为温病能“辨入毫厘,厥功独大”。著有《温病辨证》13篇,邑人李思
云南西双版纳哈尼族对禁忌日的总称。哈尼族忌日繁多,凡属“羊”日(有的地区还包括“虎”日)均为忌日,此外寨内死人,新户迁入,野兽进寨,水牛烂角,黄牛掉尾,猪在寨内生崽,狗在寨外产崽,狗爬上屋顶,寨内外发
见“栏子马”(1577页)。
1290—1364元代乌思藏著名学者,藏传佛教布鲁派(亦称夏鲁派)创始人。一作布敦,元代文献作卜思端。藏地方之夏卜麦人。幼年在当地出家,从噶举教派上师学法,取得成就,更兼学噶当教派、萨迦教派等显密教法
藏传佛教活佛转世者的称谓。指大活佛圆寂后,寺院上层寻找的转世幼童。有时找出一人或多人。届时由掌权活佛问卜打卦,验看等手续。达赖、班禅之灵童的寻认手续较多,通过降神、问卜、体形验看、吉祥象征的表象、旧物
蒙古语音译。意为“站丁”。清代对在蒙古地区驿站服役者的称谓。依清理藩院指令,各盟旗分派阿拉特(意为“平民”)牧户承担某一驿站劳役。不仅无偿承担驿站劳役,还要供给往来官员的食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