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聂赤赞普

聂赤赞普

吐蕃赞普。《唐书》作鹘提悉勃野。传说为吐蕃第一位赞普(王)。《德乌佛教史》文称其为“突显王”(即突然显现之王)。据敦煌吐蕃藏文文书载,系天神墀端茨之子,从天而降,被雅隆部落奉为“六牦牛部”之王。说其出自波卧地区(今波密)。因吐蕃人肩舆抬其登上王位,尊为“黔首之王”,故名“聂赤赞普”,意为“肩舆王”;藏史又说因此王从其母肩胛骨间所生,从颈部而下,故名。据传说推测,约为公元前100余年间西汉时人。藏史称以他为首的7位赞普为“天墀七王”。《唐书》称其建武多智,并诸羌,据有析支水西之地,时称该地为“雅隆索卡”或“蕃域”(即蕃),姓勃窣野。本教史称其先世出自十三天,父名斯古,为“斯巴神族七兄弟”之一。又据《本教源流》载,其时吐蕃已信本教,并尊梵琼森格为供奉师长。

猜你喜欢

  • 阿拉善额鲁特

    蒙古旧部名。因在河套之西,又称西套额鲁特或西套厄鲁特。一说阿拉善即阿拉山,亦即贺兰山。为清代阿拉善额鲁特旗札萨克和硕亲王游牧地。辖境东至贺兰山,与宁夏府接壤;南与凉州府、甘州府为邻;西至古尔鼐,与额济

  • 玄始

    北凉太祖武宣王沮渠蒙逊年号。412—428年,凡17年。

  • 江淮总摄

    元代管理江淮地方佛教寺院僧尼之僧官。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命八思巴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十六年(1279),灭南宋,统一全中国,于各地先后封僧人为总统、总摄,

  • 哈罗川

    地名。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亦称土默川)。秦汉以前称※云中川,北魏时称※敕勒川,隋唐时期称※白道川。五代时期又称哈罗川。辽金以后称丰州滩或丰州川。其前后史地沿革、民族居迁详“丰州滩”(198页)。

  • 西夏大藏经

    又称西夏贺兰山佛祖院藏,简称西夏藏。大藏经名。为汉文大藏经之一种。在西夏贺兰山佛祖院印刷。西安市文物局藏汉文《大方广佛华严经》、陕西省图书馆藏汉文《佛说摩尼罗亶经》和日本天理图书馆所藏汉文《高僧传》残

  • 满洲大簪

    土默特等蒙古族地区女子的头饰。因自满族传入,故名。清代至民国初,蒙古族女子长到15岁时,开始改变发式,用簪别住头发使成髻。簪一般用骨或金属、玉、石制作。戴簪以示成年,可以婚嫁。

  • 朋春

    ?—1701亦作彭春。清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栋鄂氏。其先世居瓦尔喀,后迁至栋鄂(今辽宁省桓仁县以西),别为一部,故以地为姓。何和礼四世孙,哲尔本之子。顺治九年(1652),袭父一等公爵。康熙十二年(

  • 邽戎

    古族名。西周时居今甘肃天水。秦武公十年(前688),秦伐邽、冀戎,初设县。后徙其一部于陕西关中渭南,以其原居地设上邽县(治今甘肃天水),于迁居地置下邽县(治今陕西渭南县北下邽镇东南)。族亡。

  • 高泰祥

    ?—1253宋代云南大理国(后理国)大臣。亦作高太祥或高祥。白族。大理人。高升泰远孙(一说为九世孙)。宋理宗嘉熙元年(1237,一说为宋宁宗嘉定八年,1215),被第二十世国王段智祥授任为相国,主政事

  • 世伏

    ?—597隋代吐谷浑可汗。单称伏。原姓吐谷浑,后复姓慕容。※夸吕子。隋开皇十一年(591),父卒,嗣立。是年,遣侄无素入隋朝奉表称藩,献方物,并请以女备隋后宫,被文帝拒绝。翌年,再遣使朝贡,隋遣刑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