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老傈傈文

老傈傈文

我国傈僳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由缅甸克伦族传教士塞耶巴多于1912—1914年间创制,后来英国传教士富富塞(J·O·Frezer)进一步完善了它。采用正反、颠倒的大写拉丁字母表示30个辅音和10个元音,另用6个声调符号和4个标点符号。老傈僳文于解放前就传入我国,其最大的弱点是没有完备的正字法,读音和拼写都没有严格的规则。除了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通行外,还在保山地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等地傈僳族的一部分基督教徒中传播,印有圣经和赞美诗等。解放初期,曾用它培训过会计,出版过一些宣传政策的小册子。80年代以来,随着基督教传播范围的扩大,懂老傈僳文的人越来越多。1981年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的傈僳族用它开展扫盲,到1985年有2个乡扫除了文盲。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也用它进行扫盲,取得了明显的效果。以上两个地区的文字都已进入学校。目前,广大傈僳族地区,除了人民群众在宗教生活中使用外,还用它印刷了报纸,出版了课本、通俗读物以及民族传统文化书籍,翻译了法制宣传材料,大大扩大了原有的使用范围和领域。另外,怒江州的怒族、独龙族基督教徒也使用老傈僳文。

猜你喜欢

  • 格桑南杰

    ?—1792清代西藏喇嘛噶伦。藏族。乾隆四十四年(1779),继格桑丹增南杰任喇嘛噶伦,负责大昭寺修复工程。次年,参加六世班禅贝丹益希致祭灵塔仪式。故后仅称其为喇嘛噶伦,不称名。五十六年(1791),

  • 贵州宣慰司

    贵州彝族土司。亦称“水西宣慰司”。明洪武初置,治今贵阳市城南。初属四川,永乐十一年(1413)改隶贵州。辖境约当今贵州省西北部,息烽、修文以西,普定以北,水城以东,大方以南,乌江上游鸭池河以西地区。史

  • 蟒甲

    即“艋舺”(2457页)。

  • 辽夷略

    书名。明张鼐(世调、号侗初,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撰。1卷。世调万历四十八年(1620)奉使辽东,归途撰次。首述朵颜、泰宁、福余三卫,次叙女真海西南北诸部及建州部族,并记其道里远近,部族多寡,

  • 南北部大人

    代国和北魏官名。代国和北魏初期用以统辖※内入诸姓及※四方诸姓部落之官员。据《魏书·官氏志》载,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年(339),将统辖地区“分为南北部,复置二部大人以统摄之。时帝弟觚监北部,子实君监南部,

  • 东路垦务局

    清末内蒙古官商合办的垦务机构。光绪二十八年(1902),由垦务大臣贻谷在张家口创设,集有股本银12万两,官商各半。凡察哈尔各旗及张家口、多伦、独石口、丰镇、宁远诸厅之应垦地,经垦务局丈放,由公司勘验承

  • 安难答

    见“阿难答”(1216页)。

  • 实尔固辰卫

    见“失尔兀赤卫”(591页)。

  • 崇祥总管府

    元朝官署名。为※太禧宗禋院所属四总管府之一。武宗至大元年(1308),立大承华普庆寺都总管府。次年,改延禧监、崇祥监。四年,升崇祥院。泰定四年(1327),复改为大承华普庆寺总管府。文宗天历元年(13

  • 浪穹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其王丰时卒,子时罗铎立,卒,子铎罗望立,唐授浪穹州(今云南洱源县)刺史。被南诏(蒙舍诏)战败,率部落退保剑川(今云南剑川县南),更名剑浪。卒,子望偏立。卒,子偏罗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