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粟末部

粟末部

靺鞨(勿吉)著名7部之一。因依粟末水(今第二松花江)而居得名。唐初又称粟末靺鞨,下分若干部,已知者有厥稽等8部。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后,《隋书》称其“与高丽相接”,约在今吉林省吉林市附近的松花江上游地区(一说在吉林市北以下的松花江两岸,或说在今辉发河、松花江及牡丹江上游一带)。隋炀帝时(604—618),其厥稽部渠长度地稽率众千余家内附,被安置柳城(今辽宁朝阳)。在唐对高丽战争中,未迁居柳城者助高丽抗唐;高丽国亡后,乞乞仲象所统之众被迁居营州(即隋柳城)。在靺鞨诸部中发展最快,已以农业生产为主。唐武后时,居营州的粟末部后裔渡辽河东走,后在※大祚荣领导下建立※渤海国。

猜你喜欢

  • 格曼

    僜语音译。※僜人格曼支系的自称。内部讲格曼话。约占僜人总人口的60%。聚居在西藏东南部察隅河及格多河流域。主要由明末清初从东部布绒山区(缅甸北部)迁来的一支古老居民和从西部迁来的部分“义都”人融合发展

  • 夏宗寺

    藏传佛教寺院。又作峡峻寺、夏峻寺,皆为藏语“夏宗”之异译,在青海平安县。与青海之智革尔贝宗、班摩曲宗、阿琼南宗著称“安多四宗”。相传建于北宋。元至正十九年(1359),西藏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四世活佛乳

  • 拙赤合撒儿

    见“合撒儿”(835页)。

  • 陆米

    部分彝族的自称。或作六米。原为村寨所处地名,渐变为支系名。主要分布在云南省景东、景谷、普洱、墨江、云县、凤庆等县。详见“彝族”(2594页)。

  • 板勒纥

    见“缚喝”(2416页)。

  • 不答失里

    见“卜答失里”(20页)。

  • 咒羊

    西夏党项族出兵前卜法一种。夜间对羊焚香祷祝,再烧谷火散布于僻静处,次日清晨杀羊,剖视肠胃,若畅通则出兵无阻;羊心有血,则不吉。

  • 越嶲羌起义

    东汉元初四年(117),赵嶲羌、夷因“郡县赋敛烦数”,“长吏奸猾,侵犯蛮夷”,卷夷、大牛种封离等夷羌起兵,杀遂久(今云南丽江)令,永昌、益州及蜀郡羌夷响应,众至10余万,破20余县,杀长吏,焚邑郭。诏

  • 阿尔巴甫

    清代新疆塔吉克族官名。塔吉克语音译,意为“千户长”。与维吾尔语职官明巴什相似。每庄设1人。每2—3年更换一次。由群众提名,※阿尔钦(塔吉克地区首席长官)任命。凡获取其职位者,都要给阿尔钦送礼,至少送一

  • 基巧

    藏语音译,又作基恰,意为“总管”。原西藏地方政府属下地方行政机构。相当于内地的专区。多设四品以上僧俗官员各1人主事。上对※噶厦负责,下领所属各※宗(相当于内地的县)、谿 (庄园)。原西藏地方政府于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