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朗六措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一作“章朗六部”。藏语音译, “章朗”为河名(又称“鲍罗里河”),意为“蚊(蜂)沟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六措为:申略措、桑德措、里措、南西天德邦措、曲措和德让措。六措地处于该河流域,故名。其分别隶属※德让宗和※申隔宗管辖。为两宗辖区范围的地域代称。
旧时西藏门隅地区行政区划的俗称。一作“章朗六部”。藏语音译, “章朗”为河名(又称“鲍罗里河”),意为“蚊(蜂)沟河”。18世纪初按地域区划的六措为:申略措、桑德措、里措、南西天德邦措、曲措和德让措。六措地处于该河流域,故名。其分别隶属※德让宗和※申隔宗管辖。为两宗辖区范围的地域代称。
书名。南方少数民族古代铜鼓专著。亦译《东南亚古代铜鼓》。1册。奥地利人弗郎兹·黑格尔(F·Hegel)撰。成书于1902年。是书集当时西方学者关于古代铜鼓研究之大成。经详细考察165面铜鼓及其它资料后
?—1220金大将。又作术虎高乞。西北路(治今内蒙古多伦北)猛安人。女真族。术虎氏。大定二十七年(1187),充护卫,转十人长,后历任河间都总管判官、武卫军钤辖、宿直将军、建州刺史、同知临洮府事。泰和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所之一。《满洲源流考》改作索尔和绰河所,并说清代有索尔和绰河,在宁古塔城(今黑龙江省宁安县)南10里入今牡丹江。
官名。为土司制度中长官司或军民长官司主官。名称始于元代,以民匠提举司所领地域阔远,人户散处,于政不便,因酌远近众寡,于北部、东部、西北部立长官司分领之,掌军兵、民匠及钱粮等事。其置于西南诸溪洞者,谓之
即“乌由罕”(332页)。
见“中俄塔尔巴哈台界约”(305页)。
历史文物。唐德宗建中二年(781)立。景净撰文,吕秀岩书。碑高236厘米,宽86厘米,厚25厘米,重约两吨。碑额有飞云和莲台烘托一个十字架。环绕十字架的是“螭”,左右配以百合花。正中顶部书《大秦景教流
东魏、北齐将领。字恃德。清都成安(今河北境)人。鲜卑慕容氏。※慕容廆后裔,魏南顿太守慕容叱头之子。不喜读书,颇习兵法,工骑射。北魏正光(520—525)中,以左厢军主随河间王元琛救寿春,累建战功。孝昌
见“母则黑儿普”(672页)。
1902—1961伊斯兰学者、阿拉伯文书法家。字国彝。山东济南市西关人。回族。幼随祖父金士毅在新疆乌鲁木齐,攻读阿拉伯文经典及汉文。1928年赴上海,就读于伊斯兰师范学校。得著名阿訇达浦生之教诲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