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移剌道

移剌道

①金大臣。本名按。契丹族。移剌(耶律)氏。初在山东东路兵马都总管移剌古手下掌军府簿书,右副元帅完颜宗弼(金兀术)爱真才,召为元帅府令史,官至大理丞、兼工部员外郎。大定二年(1162),任工部郎中。奉命招抚各地参加移剌窝斡起义军之奚族人众。发兵擒获稍合住、蒲察白撒等的子、妇等,移剌窝斡起义军将领白撒,闻家属被俘,遂降。改礼部郎中。领兵镇压移剌窝斡起义军,招降起义的奚族人。三年,奉使河南,劝课农桑,密访吏治得失。累迁御史中丞、同修国史。九年(1169),廉问山东、河南。改同知大兴尹事,迁刑部尚书。以庇护尚厩局使宗夔等私用官府粮草事,解职。不久,起为大理卿,兼签书枢密院事,迁西京(今大同)留守。 ②(?—1184)金大臣。本名赵三。契丹族。移剌(耶律)氏。其先人为乙室部人,初徙咸平(治今辽宁开原县北老城镇)。为人宽厚,有大志。通女真、契丹、汉文。皇统(1141—1149)初,补刑部令史,历尚书省令史、大理司直、户部员外郎。正隆三年(1158),徙临潢、咸平路、毕沙河等3猛安,屯戍斡卢速。翌年,迁户部郎中。六年(1161),海陵王征发诸道兵攻宋,为都督府长史,曾收留200余百姓免受战争之害。世宗大定二年(1162),复为户部郎中,与梁��安抚山东,招谕起义者。从尚书省右丞仆散忠义镇压契丹移剌窝斡起义军,参预幕府事。镇压起义后,尽遣散元帅府所分俘掳。还京,迁翰林直学士,兼修起居注。改同知中都路都转运事。奉命廉察河北、山东等路官员善恶,廉者升,治状不善者下迁。改大理卿。五年(1165),宋金议和,往山东阅实兵器,振赡戍兵妻子。迁同知大兴(今北京大兴县)尹、迁户部尚书,改西北路招讨使、参知政事,进尚书右丞。改南京(今开封市)留守,入拜平章政事。二十三年(1183),以弟罪,罢为咸平尹。卒,封莘国公。

猜你喜欢

  • 锦衣里江

    即“精奇里江”(2465页)。

  • 吴成

    ?—1434明朝将领。原名玛鲁,一译买驴。蒙古族。原籍辽阳。故元辽阳行省右丞通伯之子。洪武二十年(1387),与父随北元全国公观童归附明朝,改姓名,充总旗,数从明军出塞进击北元。建文元年(1399),

  • 阿图

    见“淑慧长公主”(2118页)。

  • 苴剋

    ?—1070宋代黎州邛部川蛮(大路蛮)首领。属乌蛮。庆历间(1041—1048),以其王咩墨扰边,奉知黎州孙固命,杀其王,自立。熙宁三年(1070),遣使朝贡,自称“大渡河南邛部川山前山后百蛮都首领”

  • 契丹南枢密院

    见“汉人枢密院”(618页)。

  • 胡特勤

    见“彰信可汗”(2463页)。

  • 合懒路

    金、元地方政区名。合懒,一作合兰、曷懒、海兰等。元亦称合兰府。金太宗天会二年(1124)已有其名。因境内有曷懒水得名。路治在金上京(今黑龙江省阿城县)东南1800华里,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城南5里处,一

  • 张松协定

    1935年8月,日本张家口特务机关长松井源之助和察北保安队长张允荣达成的扩大日本侵略范围的协定。该协定强行将※《秦(德纯)土(肥原)协定》所规定之日人活动范围扩展到察哈尔、绥远两省境内长城一线,并决定

  • 贵赤

    蒙古语音译。又作“贵由赤”、“桂齐”。《元史语解》释为“善跑人”。《南村辍耕录》称:“贵由赤者,快行是也”。元代为“怯薛”(护卫军,禁卫军)执事之一。据《南村辍耕录》,元廷每年在大都(今北京)或上都(

  • 朵儿边

    即“朵儿班”(8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