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霫
古代北方民族名。史称“本匈奴别种”,为铁勒十五部之一。初居于漠北独洛河(今土拉河)东北一带,后逐渐南下,进入漠南地区,分为居延、无若没、潢水3个部落,被称为“白霫三部”。以游牧、射猎为生,首领称俟斤,习俗与突厥相近。隋大业间(605—618),与铁勒诸部同臣属于西突厥处罗可汗,被课以重税,不堪役使,酋帅百余人因怨愤被杀,诸部遂反叛自立可汗。不久去可汗号,分别臣属于东、西突厥,白霫臣属于东突厥颉利可汗。贞观二年(628),铁勒薛延陀部首领夷男大破颉利可汗,铁勒诸部遂服属夷男。二十年(646),唐太宗遣李道宗等击破薛延陀,铁勒诸部被列入唐朝州县。二十一年,唐在铁勒诸部设13州府,任命各部酋长为都督、刺史,设燕然都护府统之。白霫为置颜州,首领为刺史。显庆五年(660),酋长李含珠为居延都督。含珠卒,弟厥都继职。武则天时(884—704年在位),突厥强盛,铁勒诸部渐为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