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甸城记碑

甸城记碑

呼和浩特地区元代古碑。建于延祐七年(1320)。碑高2.85尺,宽2尺。由裕斋后人李文焕撰书,刘仲义刻石。碑文记述古丰州地区的历史、地理方位、风土人情、名胜古迹、行政管理等。从碑文中还可看到宋代该地“垦耕牧养,军民相参居止”的社会经济状况,丰州甸城山谷道路四至。对研究呼和浩特地区的历史有重要价值。宋代甸城今已无考,唯有此碑略作记述。碑原置何处亦无从稽查。清雍正三年(1725)重立于归化城(今呼和浩特)都统署。1893年,俄国旅行家波兹德涅耶夫见到此碑,作为珍宝记录在《蒙古及蒙古人》一书中。碑文拓片亦收录在《归绥县志》中。古碑现收藏于内蒙古博物馆后院。

猜你喜欢

  • 李保

    ?—336成汉宗室、大臣。略阳临渭(今甘肃秦安县东南)巴人。成汉君主※李雄庶子。玉衡二十四年(334)十月,兄李期即帝位后,封镇西大将军、西夷校尉、汶山太守。玉恒二年(336),无病而死,时人皆云为期

  • 豆莫娄

    东北古族名、国名。亦作大莫卢、达末娄。始见于《魏书》,但学术界认为《晋书》中的寇莫汗是其异译,为同一共同体。一说其名为※“橐离”之缓读。源出※北夫余,但出自其中何支认识不同,一说是汉至晋史书有传的夫余

  • 清会典

    书名。清典制文献。原名《钦定大清会典》,或称《大清会典》。清官修。记载各级行政机构的编制、职掌、事例,为清朝一代典章制度的总汇。仿《明会典》修,但其不追溯前代,只谈当代的典章事例。清修会典始自康熙朝,

  • 雅砻江

    河名。古称若水,又称鸦砻江,亦名小金沙江,藏语曰“尼雅曲”。金沙江支流。在四川省西康界(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经石渠、甘孜、新龙至雅江,与源出巴彦喀拉山南麓之东源汇合,经冕宁东会安宁河,南流到渡口市东

  • 西事珥

    书名。广西地方志与民族志。8卷。明魏浚(字禹卿,号苍水,福建松溪人,汉族)撰。内容记述广西山川、地理交通、物产、人物、政事、军事等。其中卷一记山川、地理;卷二言风土;卷三多时政;卷四、卷五为故事、人物

  • 椒州

    渤海王国置。为南京南海府所辖3州之一,领椒山、貂岭、澌泉、尖山、岩渊5县,州治故址今有人说为今朝鲜孟山东山城里。辽灭渤海后州废,其民被迁至今辽宁海城县附近,并5县为一,曰岩渊,置耀州(治所在今辽宁营口

  • 都匀蛮

    古族名。五代时分布于今贵州都匀、惠水一带。据《新五代史》卷66载,楚王马希范与溪州刺史彭士愁(土家族)立铜柱结好之后,都云蛮酋长率部附于楚。北宋为“八番”所据。其后称“仲家”(布依族旧称)。

  • 建昌府

    地名。南诏时置(治今四川西昌市)。战国、秦、汉初皆称“邛都”。秦曾略通五尺道,置吏。汉武帝遣司马相如往谕,设邛都县,寻罢。元鼎六年(前111),置越嶲郡,复设邛都县。三国蜀丞相诸葛亮于建兴三年(225

  • 元代铜火铳

    热兵器之一。蒙古军队使用的最早的火炮。1970年7月在黑龙江省阿城县阿什河畔的半拉城子出土一铜火铳,长34厘米,重3.55公斤。由前膛、药室和尾銎三部分构成,铳上未刻制造年代。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

  • 瑯峤番

    清代文献对部分高山族称谓。泛指居于凤山县(今属台东县)南境瑯峤山中的高山族。共有“番社”18个,分布在深山密林或险阻溪岸。善用镖枪、竹箭,主要以狩猎为生,种植少量芋薯为副食。《番社风俗》云:“瑯峤生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