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甘丹寺

甘丹寺

①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最大寺院之一。又作噶尔丹、噶勒丹、甘当寺等,寺名均为藏语音译,意为“具喜”寺,全名具喜尊胜洲。清世宗(1722—1735在位)曾赐名“永泰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历史最悠久的庙宇。明永乐七年(1409),在贵族扎噶尔宗宗本仁钦贝等人资助下,由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亲自主持创建,并作该寺首任法台。与哲蚌寺、色拉寺合称拉萨三大寺。位于拉萨市东达孜县境内汪固尔山的山坳处。原有主建筑为错钦大殿,可容3000人,内设宗喀巴讲经时用过的坐椅。还有宗喀巴肉身灵塔、居室及中、小殿堂、僧舍等,历经扩建,规模宏伟,内藏珍贵文物亦丰。寺内分绛孜、夏孜二扎仓及若干康村等组织。曾规定僧人总数为3300名,解放前实达5000。每7年轮流由二扎仓的却杰(法主)中出一人总管全寺事务,称甘丹墀巴,即甘丹寺法台,被视为宗喀巴的传统继承人,宗教地位颇高。在旧西藏政教合一制度下,该法台常同达赖、班禅或摄政等一起参与全区重大政务的决策。全寺主要经济来源是占有庄园、牧场、农牧奴,并以差、租、高利贷和经营封建买办性商业剥削农牧奴;其余来自信众布施和政府补助。 ②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位于喀尔喀蒙古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清嘉庆十四年(1809),第四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修建。为专供修高深佛教经典之处。寺内建有专供修显宗的参尼庙两座及五世、七世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的舍利塔各1。寺西北有信徒为除灾祈福而建造的白塔28座。

猜你喜欢

  • 移支

    东汉西域小国名。据《后汉书·西域传》载,有1千余户,3千多人,胜兵千余。其人皆披发,勇猛善战,以游牧为业,随畜逐水草,不知农田耕作。所居原为蒲类国地,以蒲类王得罪匈奴单于,匈奴强迫蒲类人远徙匈奴右部阿

  • 土典史

    官名。典史系知县属员,未入流。明代分管公文出纳,清代稽检狱囚。明清两代亦在少数民族地区以其头目充任此职,有的管理本辖区土民事务。但甚少任用,明仅在云南省浪穹县,广西省桂平县、贵县各授1人。清代仅保留浪

  • 忽里台

    见“忽里勒台”(1490页)。

  • 西南丝道

    古“蜀身毒道”,又称中国“南方丝绸之路”。由※灵关道、※五尺道、※永昌道组成。从四川至云南大理、保山、腾冲,经德宏地区的梁河、盈江,出缅北的孟拱至印度东北的英帕尔,过孟加拉,溯恒河出印度西北,经巴基斯

  • 拉加里赤钦

    藏语音译。西藏一封建世家名。“拉加里”为地名,在今措美县境内,“赤钦”意为“大座”,乃赐予该世家之封号。相传该世家为※松赞干布后裔。自达默巴在该地建府邸起,至西藏和平解放,已传30代。因传说系松赞干布

  • 绥西战役

    抗日战争时期傅作义部队在绥西阻击日军的战役。1940年1月,日军企图消灭傅作义部队,从平绥、同蒲路沿线各地调集日军3万余人,配有汽车近千辆、坦克数十辆及大炮飞机等,分三路向河套地区进犯。傅作义部避敌锋

  • 吐迷度

    ?—648唐代回纥第三代首领。药罗葛氏。※菩萨之子。原为胡禄俟利发(部落首领称号)。父卒嗣位。贞观十七年(643),与诸部联兵败薛延陀,尽有其地,遂南逾贺兰山,临黄河。遣使朝唐,受厚遇。二十年(646

  • 乌禅幕

    汉代匈奴官员。※呼韩邪单于稽侯珊妻父。本乌孙、康居间小族首领,因屡遭侵暴,遂率众数千人降匈奴。狐鹿姑单于妻以日逐王姊,受命长其众,居右地。汉宣帝神爵二年(前60),其婿稽侯珊自以己为虚闾权渠单于子不得

  • 热河行宫

    见“避暑山庄”(2566页)。

  • 伊稚斜单于

    ?—前114汉代匈奴单于。又作伊穉斜单于。挛鞮氏。※老上单于子。原任匈奴左谷蠡王。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兄军臣单于死,自立为单于,率兵击败军臣单于太子於单,迫使於单奔汉。同年夏,发兵数万骑入侵代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