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瓦氏夫人

瓦氏夫人

1497—1555

明嘉靖朝抗倭(日本海盗)女英雄。广西归顺府(今靖西)人。壮族。明归顺州知州岑璋之女,田州指挥同知岑猛之妻。自幼习武,善用剑,颇通兵法。对丈夫不义之行多有劝阻,深明大义,甚得族人爱戴。嘉靖五年(1526),其夫及子邦彦被控图谋不轨,先后被杀和自杀。曾代孙岑芝和曾孙岑大寿行州事。勤于政务,“凡州之利弊,躬为规画,内外凛然”。时倭寇猖獗,在我国东南沿海烧、杀、抢、掠。三十三年(1554),朝廷令兵部尚书张经征调各省土兵配合官军抗倭。因曾孙年幼,不能任兵事,“请于督府,愿身往”,授“女官参将总兵”,率田州及东兰、那地、南丹等地“俍兵”6千多人,赴江浙沿海剿倭,行前表示:“誓不与贼俱生”。所率“俍兵”纪律严明,“不如令者斩”,并“约所部不犯民间一粒”。又鼓励部属:“我自备军粮,不效尺寸,何以归见乡党”,故“及战,俍兵踊跃争先”,英勇杀倭。三十四年(1555),在王江泾(今嘉兴县北)战役中,与各路友军联合一举歼灭倭寇4千余人。同年六月,率“俍兵”在陆泾坝又斩获倭首300余级,焚烧倭船30余艘,使倭贼闻风丧胆。“花瓦家,能杀倭”的民谣在江浙广为流传。以功封二品夫人,被誉为“石柱将军”。是年七月,回师田州,未几病逝,追封“淑人”,葬于州城东婆地(今田阳县田州镇那兰村)。

猜你喜欢

  • 喀喇沁左翼旗

    清内蒙古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昭乌达盟南部。牧地东界土默特右翼旗,西界正蓝旗,南界边墙,北界喀喇沁右翼旗。元属大宁路,明初隶大宁都指挥使司,后为察哈尔所据。天聪年间,喀喇沁部长苏布地偕从叔色棱等降

  • 大宁路

    元地方政区名。至元七年(1270)改北京路置。辖境约东至大凌河,南达辽东湾,西抵长城喜峰口,北以今赤峰和阜新市一线为界。治所在今内蒙古昭乌达盟宁城县大明城。领录事司1,县7:大定、龙山、富庶、和众、金

  • 汪百户事件

    东乡族人民反对国民党的斗争。民国二十九年(1940)临夏行署专员马为良擅自决定,强行拆迁汪百户地区胡门门宦所建清真寺,并带领人众亲临现场监督拆寺,数十名东乡族人在群众的掩护下,冲进寺内,杀死马为良等人

  • 闹火把

    苗族丧俗。亦称舅家闹火把。苗族遇有丧亡,依俗须及时向舅家报丧,并在埋葬之前,于庭院或楼门边举行“辩死理”,即闹火把仪式。由丧家与舅家双方请牙郎进行。在场地烧一炉大火,舅方牙郎追问亡者病故原由,指责甥男

  • 大宛

    西域古国名。又作破洛那、拔汗那、判汗、跋贺那等。位于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一带。王治贵山城(今乌兹别克卡散赛)。国王之下设副王、辅国王各一人。所属大小城邑70余。居民主要从事农业,种植稻麦。盛产葡萄酒、苜

  • 绥远协议

    《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关于绥远划界、交通、金融、贸易,派遣驻归绥联络机构等具体问题的协议》的简称。1949年6月8日,中共中央华北局和傅作义双方代表组成的绥远问题协商委员会,在北平协商签订。共6项17款

  • 乞剌斯八斡节儿

    1246—1303元代乌思藏高僧,成宗帝师。又作合剌思八斡节而。出身于萨迦寺之东院。初从萨迦第五祖※八思巴学经,随侍左右,至元十七年(1280),八思巴在乌思藏圆寂,受萨迦诸僧众推选赴大都告丧。至元三

  • 花江崖壁画

    布依族地区古代崖壁画。位于黔西南花江河北岸。1978年发现。由“马马崖壁画”、“汉元洞壁书壁画”、“牛角井壁画”所组成。画面有人物、飞鸟、房亭、楷书汉字及人骑马、牵马、奔马等图像。时代古朴,民族特点浓

  • 孜仲达尔罕尼玛嘉木参

    见“尼玛嘉木参”(666页)。

  • 和卜罗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十二年(1414)九月,女真野人首领阿路秃等来朝,以其居地置卫,与塔速儿河等7卫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作科博栾卫,并说清代有科博栾屯,与尚间崖、伊拉塔山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