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班藏卜

班藏卜

藏语音译,又作巴藏卜、贝桑波,意为“吉祥贤”。为元代以来藏传佛教中藏族、蒙古族、土族、汉族等高僧于法名之下所系之称号。初,印度那烂陀寺末任座主释迦师利跋陀罗(1127—1225)至乌思藏传授教法,萨斯迦派第四祖公哥监藏(又作衮噶圣赞,1182—1251)从师修习,得大成就,名传吐蕃全境,远及蒙古。时人尊称之为“萨班·公哥监藏班藏卜”。“萨班”,为“萨斯迦哇班弥怛”之简称,“班弥怛”一作“班智达”,是印度僧人学问渊博精通五明的称号;班藏卜,为师利跋陀罗的藏语意译,印度高僧每以其经师名字中一部分与其法名合称以示其师承所源,故公哥监藏援此以称。入元,萨斯迦派第五祖八思巴(1235—1280)曾受封为帝师,时亦尊称为“八思巴·罗卓监藏班藏卜”。嗣后,藏传佛教各教派高僧大德遂沿用班藏卜称号系于其法名之下,以示其学识高深,地位尊荣。元代汉僧于法名之下加称吉祥,如元吉祥、庆吉祥等,亦源于此称。

猜你喜欢

  • 喀尔喀赛音诺颜部中左末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当塔米尔、哈绥、齐老图三河河源。东接札牙班第达呼图克图界,西至清素珠克图诺们罕界,南邻素温都尔、北抵伊克沙巴尔山梁。有佐领4。会盟于齐齐尔里克盟。康熙四十五年(1706)和硕亲王

  • 遥辇氏

    唐代契丹氏族名。为继※大贺氏后契丹部落联盟核心氏族。因其族人长期担任部落联盟首领,故亦为这一时期契丹部落联盟的名称。唐玄宗时,契丹大贺氏部落联盟内讧,开元十八年(730),军事首领※可突于杀亲唐首领※

  • 霍尔甘孜麻书安抚司

    见“麻书土司”(2099页)。

  • 道安

    312—385十六国时期佛教高僧。汉族。常山扶柳(今河北冀县西南)人。本姓卫。自幼父母双亡,为义兄孔氏所育。12岁出家。因容貌丑陋为师所轻,常供役于田圃。后从师受具足戒而发愿游学,师事佛图澄,得嫡传,

  • 兀儿部

    见“兀儿”(107页)。

  • 羽滋伯克

    参见“玉资伯克”(477页)。

  • 有苗

    古族名。又称三苗、苗民。据《山海经·海外南经》云:“昔尧以天下让舜,三苗之君非之,帝杀之,有苗之民,叛入南海,为三苗国”。详见“三苗”(46页)。

  • 和礼霍孙

    元朝大臣。又译和鲁火孙、和鲁霍孙、火鲁火孙、火礼霍孙。蒙古人。世祖至元五年(1268),任翰林待制兼起居注。九年,谏言选汉官子弟入蒙古字国子学,习蒙古字。十年,以翰林学士承旨兼会同馆事,主朝廷咨访,降

  • 莫高窟西夏文题记

    西夏石窟题字。在23个洞窟中有45条题记,93行,551字。为西夏官员、僧人和游人所书。多为墨书,也有刻划文字。有发愿文、供养人榜题和巡礼题款等类型。有年款者4条。内容有供养行愿、朝山礼佛、念经诵咒、

  • 中国古族名。又称羯胡。是入塞匈奴十九种中羌渠种之后裔。一说源于小月氏,曾附属匈奴。魏晋时,分布于上党郡(今山西潞城附近各县),以武乡(治今山西榆社县西北社城)羯人石氏为最著。其人高鼻、深目、多须。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