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玛木特

玛木特

①(? —1756)清朝大臣。一作祃木特,又称库克辛玛木特。乌梁海人。初为准噶尔扎哈沁鄂拓克宰桑,驻守阿尔泰山,游牧于布拉罕及察罕托辉左翼。清雍正八年(1730),受准噶尔首领噶尔丹策零派遣,领兵2万,袭清军科舍图卡伦,谋掠驼马,为总兵樊廷等击败,潜逃。乾隆十一年(1746),受命进京纳贡,并呈请准其进藏熬茶队伍在得卜特尔过冬。十八年(1753),因准噶尔部封建主内讧加剧,杜尔伯特车凌、车凌乌巴什、车凌蒙克率众附清,受达瓦齐命领兵追赶,至喀尔喀汛界,为清军阻截,脱归。后以准噶尔内乱迭起,达瓦齐不足事,率众降清。授内大臣,赐御前行走。准噶尔宰桑通玛木特卒后,受命兼辖其众。十九年(1754)冬,随定北将军班第进军伊犁,任北路参赞大臣,与定边左副将军阿睦尔撒纳并进。察觉阿睦尔撒纳心怀异志,奏请勿令阿睦尔撒纳统兵前往。阿睦尔撒纳怀怨,暗中散布流言,谗陷其非自愿归降,不足取信,欲将其挤走,未为清帝所纳。寻授札哈沁总管,并兼辖包沁宰桑阿克珠勒部众。二十年(1755)五月,伊犁平定后,以“功多赞画”,授三等公爵,赐“信勇”号。是年八月,闻阿睦尔撒纳于伊犁煽叛,谋冲出重围。因寡不敌众,被叛党哈丹俘执。拒阿睦尔撒纳招降,至死不屈,遭杀害。清廷为表彰其功绩,令其孙札木禅袭三等信勇公。②(?—1779)清代新疆维吾尔族王公。又译祃木特。号鄂托兰珠和卓。叶尔羌(今莎车)人。辅国公额色尹兄阿里和卓长子。初隶准噶尔部,被迫胁居伊犁。乾隆二十年(1755),因拒从布拉呢敦、霍集占叛,与弟图尔都随叔额色尹徙居布鲁特(今柯尔克孜)聚居区。二十三年(1758),霍集占于喀喇乌苏(黑水)围困清军,额色尹率兵攻喀什噶尔(今喀什),被留居原地视戚属。二十四年,往阿克苏谒定边将军兆惠,请内附。次年进京朝觐,授札萨克一等台吉,留居京师。隶蒙古正白旗。为居京“八回爵”之一。

猜你喜欢

  • 八旗荫监

    参见“八旗贡监生”(31页)。

  • 普速完部

    辽代部族名。辽天祚帝保大四年(1124)※耶律大石自立为王,率众西行,至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驻北庭都护府,召集该部等18部王众宣谕,誓复辽朝大业,获得支持,18部共出精兵万余归大石统率,致使大石

  • 大宝

    宋代云南大理(后理)国国王段正兴年号。1149—1155,凡7年。

  • 弼勒古河卫

    见“卜鲁兀卫”(21页)。

  • 北庭故城

    位于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约20公里。俗称“破城子”。为唐代庭州金满县和北庭都护府所在地。清代在此发现唐金满县碑、唐造像碑和元造像碑残石。城略呈长方形,东西约1000米、南北1500余米。分内外城3重。中

  • 包衣喇嘛

    清代陵寝寺庙喇嘛。清制,在东陵隆福寺和西陵永福寺都设有包衣满洲喇嘛。如宫缺一样,缺出时由镶黄、正黄和正白三旗包衣佐领下人挑补,亦可在陵上一般服役的包衣满洲人中选补。参与陵寝祭祀等活动。

  • 罗刹

    指沙俄侵略者。一作罗杀、罗沙、罗叉。原义为印度神话中的恶魔,数目很多。清初,沙俄侵略者一批批侵入时为中国内河的黑龙江流域,奸淫抢夺,杀人放火,无恶不作,因是黑龙江流域各族人民按谐音(罗斯、俄罗斯)称汉

  • 顶卡花

    毛南族传统花竹帽。亦称顶盖花、花竹帽。流行于广西北部毛南族地区。系用精心挑选的金竹及墨竹破成细篾片编织而成。上面的顶箍缠有黑缎,织有黑边;中间的部分全用竹编织,灿若抹金;底部用墨竹编上4至6层斜“日”

  • 合不频尼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闸撒名。终辽之世,共置十二宫一府,其中三宫设有闸撒。合不频尼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闸撒。此词语可分离使用,辽太祖※弘义宫、世宗※积庆宫、应天皇太后※长

  • 库尔喀喇乌苏直隶厅

    清代新疆厅名。光绪十二年(1886)置。治所在今新疆乌苏县。分9区。辖有9驿站、2军台、2卡伦。归镇迪道管辖。办事大臣、领队大臣驻扎。1913年改为县。居民主要有汉、蒙古、维吾尔、回等诸族,男女共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