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哈巴拉
清朝蒙古王公。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齐齐克长子。乾隆四十年(1775),年虽幼以才堪造就,加恩赐公品级,袭札萨克一等塔布囊。五十一年(1786),尚乡君,封额驸。五十三年(1788),随从乾隆帝于木兰行围,以修治桥路奋勉功,封辅国公,赐双眼孔雀翎。
清朝蒙古王公。喀喇沁部人。乌梁罕(兀良哈)氏。元臣济拉玛(又作者勒篾)后裔,齐齐克长子。乾隆四十年(1775),年虽幼以才堪造就,加恩赐公品级,袭札萨克一等塔布囊。五十一年(1786),尚乡君,封额驸。五十三年(1788),随从乾隆帝于木兰行围,以修治桥路奋勉功,封辅国公,赐双眼孔雀翎。
?—前42西汉大臣。匈奴休屠胡(屠各胡)人。※休屠王孙,秺侯※金日磾次子。初为侍中,与昭帝刘弗陵略同年,共卧起,赏奉车都尉。昭帝始元二年(前85),八、九岁,嗣秺侯。妻大将军霍光女。宣帝甘露四年(前5
见“火筛”(392页)。
土火枪。清朝中叶,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孟达地区塔萨村撒拉族制造,故名。系以火绳点燃后击发的一种单筒火枪。用以狩猎。据魏源《圣宗记》载:撒拉族“素业射猎,精火器”。时工艺水平已相当高,较精准。
元代湖泊名、驿站名。又称盖利泊、界里泊。为大都(今北京)至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岸)驿道上的驿站之一。即今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太仆寺旗南境巴彦查干诺尔。泊西另有一个小海子,称“狗泊”,今名九连城诺
明代藏区地名。又译作上隆卜、上隆布。在今青海玉树通天河流域之结隆乡。宣德二年(1427),其地部落首领奉朝命护送,照料明使乌思藏之太监侯显过境。
战国时越人。越王无疆为楚所败,其子孙遁处江南海上,有自立为王者,欲与魏通好,牵制楚国。受越王遣,前往南海求得犀角、象齿及吴江楼船、会稽竹箭等献予魏王。魏王“乃起师送越王往荆,栖之沅湘”。
见“消奴部”(1933页)。
?—1861清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怡格亲王奕勋之子。嘉庆二十四年(1819),袭怡亲王爵。道光年间(1821—1850),在御前大臣行走,受顾命。咸丰年间(1851—1861),历左宗正、宗令、侍
见“哈兰城卫”(1639页)。
突厥、回鹘官名。突厥语音译。职同得详,据西突厥东五部有五“啜”推之,地位当为一部之长。“啜”之前常加形容词,如称“屈律啜”“梅禄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