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昭君

王昭君

西汉宫女、匈奴呼韩邪单于妻。南郡秭归(今属湖北)人。名嫱,字昭君。晋代,因避司马昭讳,改称明君或明妃。汉元帝时(前49—前33年在位)以“良家子”被选入宫。史称其“丰容靓饰”。竟宁元年(前33),匈奴呼韩邪单于入朝,请婿于汉,其因“入宫数岁,未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后汉书·南匈奴列传》),奉旨适呼韩邪。入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与呼韩邪单于生1子名伊屠知牙师,后为日逐王。建始二年(前31),呼韩邪死,遵汉成帝敕令,从匈奴俗,继为新立复株累若鞮单于阏氏,生2女,长为须卜居次,次为当于居次。对加强西汉与匈奴间友好关系,使呼韩邪后裔始终亲汉作出一定贡献。其出塞故事成为后来诗词、戏曲、小说、说唱等流行题材。

猜你喜欢

  • 朴不花

    ?—1364元朝宦官。又作王不花。高丽人。朴氏。与顺帝完者忽都皇后同乡,以宦官入事皇后,受宠幸,官至荣禄大夫、资正院使,执掌皇后财赋。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与皇后谋使顺帝禅位于皇太子爱猷识理达腊

  • 国诚牌

    女真文字符牌。1976年出土于原苏联滨海地区苏昌城以北赛加古城155号遗址。银质。圆角长方形。长22厘米,宽6.5厘米。上端有一圆孔系穿。牌上女真字为空心楷体,首字为御押,正文分3组,共5字,意为“国

  • 典属清吏司

    清官署名。为理藩院下属机构。初为柔远司,继改旗籍司,乾隆二十九年(1764)改为典属司。掌管外札萨克各部旗疆域、封爵、会典、军旅、驿递、蒙藏各地喇嘛及恰克图贸易等事。为管理西藏事务,特设驻藏大臣两人,

  • 和什克

    ?—1781清代新疆维吾尔族伯克。一译霍什克、瑚什奇。和田人。阿锡木六世孙。初隶准噶尔部,为喀什噶尔(今喀什)阿奇木伯克。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征伊犁,遣布拉呢敦回南疆招抚旧属,他拒不纳。清军至

  • 越喜部

    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亦称越喜靺鞨。所在有3说:一说在今乌苏里江以东至日本海地区;一说包括今黑龙江省富锦县至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即伯力)及其以下地方、乌苏里江两岸;旧说在今吉林省怀

  • 埃尼博如坎

    即“额古都娘娘”(2535页)。

  • 陈友

    ?—1468明朝将领。西域人后裔。一说为蒙古族。入居安徽全椒县。通蒙古语,熟悉蒙古事务。正统(1436—1449)初,授千户,后累迁都指挥佥事。频年出使瓦剌有劳,进都指挥使。正统九年(1444),充宁

  • 喀勒帕克

    新疆维吾尔族秋帽名。制法与特勒帕克(暖帽)相同。以猩猩毡、倭缎等制成。顶高5寸,边宽、前后锐各5寸,饰以海龙、水獭皮。又有四楞小花帽,以布制成。无边,顶微锐,一般都以黑、白两色或彩色丝线绣出各种花纹图

  • 林丹汗

    1592—1634明代蒙古末代可汗。又作陵丹巴图尔台吉、灵丹、民旦等,号库图克图汗,明朝人译作虎墩兔憨。孛儿只斤氏。※达延汗第八世孙,※布延彻辰汗长孙。万历三十一年(1603),祖父卒,因其父莽和克台

  • 陶针

    壮族民间传统医术。亦称“瓷针”。流行于广西壮族民间。主治外感伤风、腰脊背痛、急性痧症等,男女老少均可使用,尤多用于治疗儿科脐风、夜啼、伤食、疳症、虚羸、腹痛等症。施术时,先将破陶瓷碗片置于清水中洗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