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王庭筠

王庭筠

(1156或1151—1202) 金著名诗人、书画家。字子端,又以读书处黄华山自号。渤海族遗裔。先世于渤海国亡后被辽迁居辰州熊岳县(县治故址在今辽宁盖县)。金节度使※王政孙,翰林直学士王遵古子。7岁学诗,11岁能赋全题,为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授恩州军事判官。临政,郡民邹四谋不轨,逃匿,以计捕之,免捕千余人,坐罪者仅12人。后调任馆陶主簿。因文佳才高,明昌三年(1192)召为应奉翰林文字,五年,迁翰林修撰。越一年,因赵秉文上书事坐罪,削官解职。后历任郑州防御判官等。泰和元年(1201),复为翰林修撰。扈从秋山,应制赋诗30余首,获金章宗赞誉。二年卒,终年47岁(一作52岁)。其人仪表秀伟,平易近人。世人以“知人”誉之,所荐赵秉文、冯璧、李纯甫,皆成一时名士。善诗文,有《辨》10卷、文集40卷,《中州集》中收有其诗、词、文。亦工书画,书法学米元章,画精山水墨竹。生3子,皆早卒。以弟次子王万庆为后,仕至行省右司郎中,亦能诗善书。

猜你喜欢

  • 勒卜什

    即“勒布什”(1985页)。

  • 归义州

    唐朝纳抚新罗和※奚族所置州名。据《新唐书》载,唐高宗总章(668—670)年间初置,以安顿新罗归附民户。侨治良乡县之古广阳城,隶幽州都督府。领县1:归义县。后废。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信安王李祎

  • 振武军

    ①军制。唐肃宗乾元元年(758),唐在鲜卑拓跋部故都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设振武军节度使,军政合一,镇守该地并防御※突厥、※回纥等游牧民族。唐亡,其管辖区相继被西突厥沙陀部、契丹族占据。

  • 布傣

    部分壮族自称。壮语音译,意为“傣人”。分布在广西龙州、钦州、防城及文山州境内。操壮语南部方言。

  • 伏里其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七年(1409)四月,奴儿干地方蒙古首领忽剌冬奴等65人来朝,于其地置卫,与乞勒尼卫、敷答河千户所同时设立。《满洲源流考》作富勒坚卫,并说清代有富勒坚城,在宁古塔(今

  • 纳穆扎尔

    ?—1758清朝大臣。蒙古正白旗人。图伯特氏。都统拉锡子。初授蓝翎侍卫。乾隆十年(1745),授正白旗副都统、镶蓝旗满洲副都统。乾隆十五年(1750)、任工部侍郎,历任内务府大臣、户部侍郎。西藏珠尔默

  • 张文休

    渤海王国将领。武王大武艺(719—737年在位)时为大将。唐开元二十年(732),大武艺因唐玄宗不应允杀其弟大门艺之请,发兵从水陆两路向唐直接管辖区进攻,他受命率水路军并带领海贼渡海,于九月攻唐东海岸

  • 廪君

    传说中的古代巴人首领。名务相。相传其地有五姓:巴、樊、瞫、相、郑,皆出于武落钟离山(在今湖北长阳县境)。其山有赤黑2穴,巴氏之子生于赤穴,余四姓皆生于黑穴。未有君长,俱事鬼神,乃共掷剑于石穴,相约能中

  • 雅图

    见“雍穆长公主”(2383页)。

  • 马木剌的斤

    ?—约1266蒙古国时期高昌畏兀儿亦都护。※巴而术阿而忒的斤之孙,玉古伦赤的斤子。父卒,袭亦都护(国主号,意为“幸福之主”)。蒙哥汗九年(1259),率探马军万人,从宪宗蒙哥伐宋合州(治今四川合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