湟源
县名。位于青海东部日月山麓湟水上游,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东邻湟中县,西隔日月山与海南共和县相接,南连贵德县,北接海晏县。唐时属吐蕃,五代至宋元,为唃厮啰所据,号为西番。明正德四年(1509)东蒙古亦不剌等据其地。清设丹噶尔厅。藏、汉、蒙古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使用汉语文,多用汉姓,生活习俗多与汉族同。1913年改县。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产小麦、青稞、马铃薯等。
县名。位于青海东部日月山麓湟水上游,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界处。东邻湟中县,西隔日月山与海南共和县相接,南连贵德县,北接海晏县。唐时属吐蕃,五代至宋元,为唃厮啰所据,号为西番。明正德四年(1509)东蒙古亦不剌等据其地。清设丹噶尔厅。藏、汉、蒙古族长期杂居,互通婚姻,使用汉语文,多用汉姓,生活习俗多与汉族同。1913年改县。经济以农牧业为主,产小麦、青稞、马铃薯等。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拔野古、拔曳固、拔也固、勃曳固。唐初回纥“外九部”之一。原驻牧于仆骨东,居地千里,有户6万,兵万人,与靺鞨为邻。少农业,以畜牧与射猎为业,产良马与精铁,冬乘木马(雪橇)逐鹿于冰上。语
专门刻印藏文经典的机构。清道光七年(1827),塔尔寺第五世赛多·益喜土丹嘉措活佛集资组建。初购置木板刻经,聘然坚巴·欧旺拉珠、欧旺尼玛、却西经师欧旺嘉洋旺杰、阿嘉经师罗桑端珠等人分任初校、二校、复校
见“依斯坦”(1461页)。
即“鄂博什”(2051页)。
指辽末随耶律大石西行的部众。保大四年(1124), ※耶律大石率众离天祚帝所在之夹山(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武川县境)大营西行,至可敦城(今蒙古国土拉河上游布尔根省哈达桑东),令威武、崇德、会蕃、新、大
见“弘义宫”(644页)。
唐代在回纥地区建立的羁縻政权。※“六府七州”之一州。位于今土拉河南。以契苾等部配合唐军灭薛延陀汗国,于唐太宗贞观二十一年(647)置,以契苾部首领车苾为刺史。隶燕然都护府。
1245—1307元朝大臣、学者。早年曾从智全末利可吾坡地学习佛法,圆通辩悟,又从乌思藏高僧八思巴学习密乘,尽通其书。并随八思巴赴萨迦深造,修习岁余返京师大都(今北京)。经八思巴举荐,召为皇太子真金宿
见“乾陀罗”(1982页)。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氐族聚居区。西汉置,属陇西部(治今甘肃临洮,三国时移治今陇西县东南)。为※十三氐道之一。治所在今甘肃礼县西北。西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