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清史稿

清史稿

书名。纪传体清史未定稿。赵尔巽(1844—1927,汉军正蓝旗人)主编。529卷,1914年设清史馆开始修撰,1927年大致完稿。参加编撰的前后约百余人,以柯劭忞、王树楠、吴廷燮、夏孙桐、金兆蕃等出力最多。分本纪25卷、志135卷、表53卷、列传316卷。记事始努尔哈赤称汗,终清朝灭亡。原本为536卷,今本未收《时宪志》所附“八线对数表”7卷。该书将《清实录》、《清会典》、 《国史列传》等大量资料,汇集整理为比较系统的清史素材,有些资料并非取之常见的史料,更有参考价值。但纂修者皆清朝遗老耆儒,辛亥革命后仍站在清封建统治阶级立场叙述清朝历史,对是非曲直不能秉笔直书,加之体例不一,繁简失当,并有错漏颠倒之处,故是一部得失互见,瑕瑜不掩之书。1928年首刊1100部,400部运往东北发行,称“关外一次本”。留存北京的700部作了一些抽换,称“关内本”。以后东北再版,称“关外二次本”。三种版本内容稍有差异,有所增删。1976年中华书局点校本,是以关外二次本为底本,并附证三本互异处,较旧本为准。该书是研究清史及满族史的重要参考资料。

猜你喜欢

  • 阿鲁图

    元朝大臣。又译阿鲁秃。蒙古阿儿刺氏。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术玄孙,※玉昔帖木儿孙。初由经正监袭职为怯薛长,掌环卫。进斡林学士承旨、知枢密院事。顺帝至元三年(1337),袭广平王。至正四年(1344

  • 讷北部

    即“讷北室韦”(920页)。

  • 敦诚

    1733—1799清代文人。字敬亭,别号松堂。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二子英亲王阿济格五世孙,理事官瑚玐次子。文人敦敏弟。因先祖阿济格争夺皇位赐死,家势败落。乾隆二十年(1755),虽以宗

  • 依合瓦尼派

    阿剌伯语音译,意为“兄弟”。伊斯兰教派别之一。清末民初,由马万福(又名马果园,东乡族)为首的十大阿訇所提倡。主张凭经行教,称为遵经派。反对以往伊斯兰教各派中的汉化仪式和思想,反对门宦制度,提倡经堂教育

  • 萨迎阿

    ?—1857清朝大臣。满洲镶黄旗人。钮祜禄氏。字湘林。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授兵部笔帖式。历擢礼部主事、郎中。道光三年(1823),任湖南永州知府,调长沙。历官山东兖沂曹道、甘肃兰州道、按察使、

  • 永常

    ?—1755清朝大臣。董鄂氏。满洲正白旗人。初为三等侍卫,累迁镶红旗满洲都统。乾隆五年(1740),授安西提督,驻屯哈密。十五年(1750),调任湖广总督。十八年(1753),清廷拟征准噶尔,任钦差大

  • 离枝

    见“令支”(578页)。

  • 哈尔

    撒拉语音译,意为“户长”、“长老”、“头人”。旧时撒拉族基层社会组织孔木散(以父系血缘为纽带的远亲组织)内部事务的管理者。流行于青海循化(今循化撒拉族自治县)等地。每个孔木散都有各自的哈尔,多由富有者

  • 五国头城

    即“五国城”(263页)。

  • 太平王

    ①辽封爵。会同二年(939),太宗次子耶律罨撒葛受封,兄穆宗(耶律述律)在位时委以国政。后谋乱,事泄,贬西北边戍,景宗(耶律贤)即位,召还。保宁四年(972)病死。 ②元朝封爵。天历元年(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