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沙州藏文僧尼录残卷

沙州藏文僧尼录残卷

吐蕃古藏文文献。是一份关于沙州僧尼名单的目录。见于托玛斯《关于新疆的藏文文献》。此僧尼录记载沙州曷骨部、丝棉部的比丘尼(俗称尼姑)人名。从文件内容看,所记比丘尼均为汉人,既记载比丘尼出家前的俗名,亦记载了其出家后的僧名。其中多数是平民,也有的原是奴婢身份。如比丘尼朗秋,原是沙州丝棉部裴氏海柳;比丘尼泰真系沙州曷骨部梁氏秀秀;比丘尼桐秋,系沙州戈氏棠棠,原是戈氏吉灵之奴婢。此残卷为吐蕃遗存的少量古藏文文献之一,对研究古藏语及吐蕃占领区沙州的宗教、比丘尼之来源等均有一定参考价值。

猜你喜欢

  • 嘉纳巴·阿旺洛追嘉措

    1635—1688明末清初藏传佛教高僧。藏族。青海塔尔寺附近达秀部落人。曾任西藏甘丹寺法台,藏语称“法台(金座)”为“赛赤”,故又称“赛赤活佛”,即“金座活佛”。其根本寺院为尖礼县能科地区之拉穆德钦寺

  • 甘青宁地区第一次羌民大起义

    东汉安帝永初元年(107),汉遣王弘发金城、陇西、汉阳羌征西域。羌人惧运屯不还,行至酒泉叛散。汉出兵截击,或覆其庐落。于是湟中勒姐、当煎等羌起兵反抗,陇西塞外先零羌别部首领※滇零与钟羌攻陇西,阻塞陇道

  • 必兰纳失里

    ?—1332元朝官员、佛经翻译家。又作必剌忒纳失里、毗奈耶室利。哈密力(今新疆哈密)畏兀儿人。初名只剌瓦弥的理。幼学畏兀儿文和梵文,后通汉、藏等多族语。研习藏经,博识多才。大德六年(1302),奉旨从

  • 归流河

    河流名。又称归勒河、奎勒河。洮儿河支流。位于内蒙古东部兴安盟。发源于兴安岭索岳尔山麓。东流与乌兰灰河会,东北流与阿里德拉河会,转向北流,与洮儿河相隔若干里并行,至札萨克图旗入洮儿河。明清时为蒙古科尔沁

  • 久才弥

    吐蕃本教高僧。据本教史籍《古代吐蕃缘起之要义论》载,在吐蕃第一代赞普聂赤赞普时,已有本教(一说始于其子木赤赞普时),赞普御前设护身本教徒“古辛”为侍者,被誉为“智慧因本”。他为聂赤赞普御前第一位护身本

  • 早莫

    景颇语音译,意为“官家之婿”。旧时云南德宏景颇族社会中对“百姓”等级娶“官种”等级之女为妻者之称谓。从前在景颇族“山官制”社会中,人们被划分为“官种”、“百姓”、“奴隶”3个等级,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制

  • 法禧寺

    内蒙古地区寺庙名。因在包头西昆都仑河右岸,又称“昆都仑召”。蒙古语称“脑木巴彦思古楞图苏木”。雍正七年(1729)始建,乾隆帝赐此名。初仅为一座小庙,经20多年陆续修建,有殿宇、楼阁23座,平房60余

  • 休坚

    ①见“耶律谷欲”(1313页)。 ②见“萧韩家奴”(2002页)。

  • 蒙莱路军民总管府

    元代土司名。据《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二十七年(1290),改蒙莱甸为蒙莱路。清倪蜕《滇小记缅程》称自腾冲入缅道路。经南甸、罗必思等处,8日而至蒙怜路,又1日至空地,再一日至蒙莱路,由蒙莱5日至太公

  • 测丁

    见“阿巴”(119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