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沐英

沐英

1345—1392

明初将领。又名文英,字文远。回族(一说苗族)。安徽定远人。少孤,为朱元璋抚为义子。从朱姓,洪武元年(1368)复沐姓。年少明敏,剖决无滞。数从朱元璋征伐,入侍帷幄,昼夜勤励。18岁时,授帐前都尉,守镇江。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从征福建,略崇安,破闵溪十八寨,擒陈友定部将冯谷保。明洪武三年(1370)授镇国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次年升同知,在府7年处事果断,深得朱元璋器重。九年(1376),充征西副将军,与邓愈率军讨吐蕃,西略川、藏,因功封西平侯。十一年(1378),拜征西将军,征西番,获胜。十三年(1380)奉命总领陕西兵出塞,略亦集乃路(今内蒙古额济纳旗),登贺兰山(今宁夏境),大败北元军,擒其首领脱火赤等。次年,从大将军徐达北伐,克全宁(今内蒙古翁牛特旗)四部。又拜征南右副将军,同蓝玉、傅友德往征云南,于曲靖大败元梁王军10万之众,擒其平章达里麻,昆明城降,诸属郡皆下。后留镇滇中,设官立卫守之。十七年(1384),平曲靖亦佐之乱。二十年(1387),平定“百夷”思伦发、越州阿资及广西阿赤部,定南中。二十五年(1392)六月病卒。归葬京师(今南京),追封黔宁王,谥昭靖。英沉毅寡言,好贤礼士,爱护士卒。“居常读书不释卷,暇时则延诸儒生讲说经史”。在云南任内,简守令、课农桑、广屯田、浚滇池、平水患、通盐井、定贡税、均力役、兴学校,为云南地区的安定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猜你喜欢

  • 称台吉

    见“格哷博罗特”(1810页)。

  • 吐峪沟石窟

    位于今新疆鄯善县西50余公里处,傍火焰山,距高昌故城15公里。开凿在吐峪沟东岸半山中。石窟分东南、西北两区。东南区有4窟,西北区有21窟。在沟西岸还有石窟和以土坯砌成的土窟16处。多有汉文题记。最早当

  • 忽里哈赤

    蒙元时期蒙古官名。又译“忽里合赤”,复数作“忽里合赤惕”。《元朝秘史》释为“放牧羊羔的”。在蒙古国建立前,就出现忽里哈赤,专事放牧羊羔。蒙元时成为一种官职,掌管放牧羊羔者称忽里哈赤。

  • 赵济

    ?—1530明代甘肃临洮藏族土司。字世望。※赵铉子。年少聪颖,自幼入官学攻读诗书。父卒,袭卫指挥使职。弘治十七年(1504),以安定卫王子千奔率部扰沙州(今甘肃敦煌),奉命率临洮卫本部兵前往堵击,遏制

  • 段晖寿

    即“段寿辉”(1697页)。

  • 西南夷

    汉代对巴蜀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分布范围包括今甘肃南部,四川西部、南部,贵州西南部及云南大部分地区。族属与氐羌、濮、越等族群有渊源关系。各族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已进入阶级社会,有的尚

  • 撒只剌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州源流考》作色珠伦河卫。永乐五年(1407)正月,女真人首领土成哈等来朝,与喜乐温河等十一卫同时设立。

  • 马仲英

    约1911—?近代西北军将领。字子才,原名步英。回族。1928年曾任宁海骑兵营长。同年秋,利用民族矛盾围攻甘肃刘郁芬部。提出“不杀回,不杀汉,专杀国民军办事员”等口号,酿成河湟事变。1931年被马步芳

  • 特满

    契丹语。①契丹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道宗※太和宫。天祚帝※永昌宫下一抹里亦是名。 ②军名。契丹建有“特满军”,置“特满军详稳司”主其事

  • 伊赫·和硕特碑

    见“阙利啜碑”(23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