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汉藏语系

汉藏语系

按语言发生学分类法划分的语系之一。主要分布在中国,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老挝、柬埔赛、越南、孟加拉等国也有分布。使用人口约13亿左右。包括近200种语言。这个语系通常分为:(1)汉语;(2)壮侗语族;(3)苗瑶语族;(4)藏缅语族4部分。在中国境内,汉语通常分北方、吴、湘、客家、赣、粤、闽南、闽北8大方言。苗瑶语族通常分苗、瑶两个语支。壮侗语族通常分壮傣、侗水、黎、仡央4个语支。藏缅语族通常分藏、景颇、彝、羌、缅5个语支。语音特点是每个音节都有固定的声调,声调有区别词汇意义的作用,有部分语言有区别语法意义的作用。汉语、壮侗语、苗瑶语声调有明显的对应关系,藏缅语族语言声调的产生晚于其他3个语族。有复辅音,但分布不平衡,有不少语言已经消失。存在复辅音的语言里复辅音有二合的,也有三合的,不同支系语言复辅音结合的规律有一定差别。元音有长短、松紧、鼻化非鼻化、卷舌非卷舌等特点。长短元音以带韵尾的主要元音分长短为主要特征,也有单元音分长短的现象。松紧元音主要分布在藏缅语族部分语言里,其来源往往与塞音韵尾的消失和声母部分清浊消失有关。复元音有二合和三合的两类,二合的又分前响和后响两类。不同支系的语言复元音的构成和多少有很大差别。辅音韵尾一般有-p、-t、-k和-m、-n、-η,部分藏缅语中还有-r、-l、-s,少数语言还有复辅音韵尾。辅音的韵尾呈简化和脱落趋势,部分语言的韵尾已完全脱落,韵尾脱落的先后顺序有一定的规律性,相同支系语言或方言韵尾脱落大体一致。音节结构最多有8个音素组成,最少是一个音素。语法特点是形态分布不平衡,多数语言语法意义主要靠虚词和词序,因此,划分词类的标准也是靠词在句子中的功能和词的结合规则。藏缅语族语言中的形态相对来说比其他3个语族要丰富,有不少语言保留了复杂的粘着形态和屈折形态。动词的人称、数、时态、体、态、式、趋向等语法范畴均用形态表达。不同类型的形态手段从多到少有一个明显的历史演变过程。重叠是汉藏语系各语言共有的形态手段,其差别不是有无,而是多少。重叠的意义千差万别,但最基本的意义是表示量的增加。量词是汉藏语系语言的特点之一,除藏缅语族量词发展不平衡外,其他3个语族量词都很丰富,作用较大。词汇特点是单音节的单纯词和多音的复合词是词汇的主体。藏缅语族中部分语言有丰富的带词头词尾的多音节词。复合词一般有并列、限制、支配、主谓等结构形式,其中以限制为最能产。有一定数量四音联绵词和象声词。非汉语的少数民族语言中都有一定数量的汉语借词。

猜你喜欢

  • 上门郎

    壮、瑶等族婚俗。汉语称“入赘”。流行于广西各地,以边远山区为普遍,占当地结婚人数的三分之一至一半。与汉族“入赘”概念略有不同,汉族仅限于女家没有男儿,为延续后代,不得已才招郎入赘,入赘郎的地位低微,受

  • 佤语音译,意为“寨子”或“地方”。解放前云南西盟佤族地区对村寨的称呼。最早可能是指氏族公社的聚居地,后来随着氏族公社的解体,逐渐演变为地缘性村寨,每个村寨大多住有不同姓氏,已不是以血缘为纽带的整体。大

  • 北上黄蛮

    南北朝时期北上黄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以地名为族称。古代称※荆蛮。南朝齐时属雍州。分布在今湖北蛮河与汴水间。南齐建元二年(480),乘北魏攻齐,※南襄城蛮、司州蛮举兵之机,其首领文勉德(又作文施德)亦举

  • 奈曼部

    蒙古部名。成吉思汗十九世裔孙额森伟征诺颜始称所部之名,以成吉思汗曾平定乃蛮部,故名。后金天聪元年(1627),子衮楚克,号巴图鲁台吉,因避察哈尔林丹汗之侵虐,率从子鄂齐尔及部众归附后金。崇德元年(16

  • 砍牛祭丧

    又称“死人砍牛”。旧时广西南丹大瑶寨“白裤瑶”聚居区一种习俗。凡父母过世,均得砍牛分给别人吃,否则会“不吉利,人畜病多,禾苗不好”,并被他人耻笑。传说从前“白裤瑶”父母死后得将其肉分给村人共吃,世代相

  • 喀拉提锦部

    见“喀尔提锦部”(2208页)。

  • 元代站官

    元代管理驿站的官吏。各路驿站例由该路达鲁花赤管理,路的提点官或脱脱禾孙负责检查驿传事务。上对兵部、通政院负责。一般大站设驿令、提领,小站只设提领。至元二十八年(1291)六月,以昌平等处驿站滥设站官、

  • 重建库克和屯碑

    呼和浩特清代石碑。原置固山衙门(为当时旗署,现为乌兰察布盟公署驻呼和浩特办事处),今下落不明,故其建立具体年代不详,仅满文碑文记录在1893年俄国旅行家波兹德涅耶夫的《蒙古及蒙古人》一书中。明末,俺答

  • 医巫闾山

    山名。中国东北地区最早见于史载的名山,今仍沿用此名。一作医无闾。位于今辽河以西、大凌河以东辽宁省中部,主峰望海山在北镇县西北,海拔867(一说880)米,东北—西南走向,绵亘七八十里。传说舜封12山,

  • 经略安抚使

    见“安抚使”(9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