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知
见“梅只”(1979页)。
见“梅只”(1979页)。
契丹科举制度,有乡、府、省三试之设。凡府中,曰“府解”。
见“策妄多尔济那木札勒”(2238页)。
彝语音译,意为“冤家械斗”。解放前凉山彝族奴隶主家支之间的血族复仇。汉语俗称“打冤家”。※兹目和※诺伙贵族集团,利用家支组织的力量进行血族复仇,争夺土地、财物、奴隶,解决婚姻纠纷等。如某人亲属被杀或财
见“罕答河卫”(1173页)。
见“裴罗将军城”(2448页)。
鄂伦春人旧时夏季的一种住所。鄂伦春语音译。流行于小兴安岭地区,毕拉尔路鄂伦春人夏季多居此种住房。形状与东北地区旧式草房相似。其构造是:搭起房架后,以桦树皮覆盖;四周用圆木作墙,为了通风,排列不严密。内
西域古地名。见《元史·西北地附录》,在察合台后王笃来帖木儿治下。又作乌赤。清《西域同文志》:乌什即乌赤,义为“山石突出”,因城在山上故名。即今新疆乌什县。原居民大多在1720年从吐鲁番迁来,故又称乌什
见“铁虎年清册”(1880页)。
参见“埃波”(1801页)。
亦作“佛六兰”、“佛力兰”,即“弗力兰”(6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