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桑孔语

桑孔语

我国自称桑孔的哈尼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境内的部分村寨,使用人口约2000左右。以景洪县的桑孔语为例。语音特点:有24个单辅音。塞音、塞擦音分清、清送气两套,浊塞音均带同部位的鼻冠;塞擦音有舌尖前、舌面前两套;有小舌部位塞音,无唇齿音。双唇部位的塞音和鼻音可以腭化。有3个由同部位鼻冠与浊塞音结合的复辅音,有1个由同部位鼻冠与腭化的双唇音结合的复辅音。单元音有18个,分普通元音和紧元音两套各9个,紧元音只出现在单元音上。有2个前响复元音,由主要元音加i、u韵尾构成。有m、n、和p、t、k 6个节尾辅音,其中塞音尾主要出现在傣语借词中。有4个声调,其中高升调主要用来拼写汉语和傣语借词。语法特点有:形态不丰富,虚词和语序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词类有名词、数词、量词、代词、动词、形容词、副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11类。名词有复数语法形式,用在名词后加后缀表示。量词较丰富,可单独和名词结合表示“一”量。量词和数词结合使用时,其词序是量词在前,数词在后。人称代词有单数、双数和多数,多数第一人称有包括式和排除式的区别。单数人称代词有格语法范畴,分主格、领格和宾格,用代词的声调变化和加助词的方式表达。动词有体、式语法范畴。体有将行、现行、已行3种,用在动词后加助词的方式表示。表体的助词可兼表人称,第一人称和第二、三人称的区别。无“数”的区别。式有陈述、祈使和疑问等3类,均用在动词后加助词的方式表达。存在动词有类别范畴。动词有使动形式,在动词后加虚化动词表示。形容词有前缀,但使用得不很广泛。形容词有丰富的表示生动化的后缀,后缀与词根之间语音上有谐音现象。形容词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程度加深。结构助词较丰富,有受动、领属、处所、从由、补充等类。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宾—谓。名词、代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前,形容词、数量词作定语放在中心词后。状语在谓语前面。词汇特点有:单音节词及由单音节合成的复合词占词汇的大多数,多音节的单纯词不丰富。复合构词的方式有主谓、动宾、并列、偏正等类。派生构词也较能产,加前缀、后缀的方式都有。借词主要来源于傣语和汉语,特别受傣语的影响较大。

猜你喜欢

  • 清宗室十等封爵

    清廷封其“显祖宣皇帝”塔克世诸子孙的十等爵级。《清文献通考·封建考一》载:“崇德改元,始定王公等爵,以封显祖子孙。洎乎燕都定鼎,创制显庸,列爵十等。”顺治六年(1649),在前定九爵之下,增列奉恩将军

  • 松外蛮

    古族名。“松外诸蛮”之一部。唐初居于今四川盐源以南、云南西洱河以北。贞观二十二年(648),遭唐将梁建方所率蜀12州兵进讨,酋帅双舍拒战兵败,70余部落降唐。首领蒙和被任为县令,余众感悦。不久,其首领

  • 北青摩崖

    金代女真文字崖壁刻书。金宣宗兴定二年(1218)刻,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串山。1911年发现。字面高1米33。有5行40余字。所记佛事,因字迹模糊,不易辨认,学者对其解读意见不

  • 耶律履

    即“移剌履”(2066页)。

  • 蒙莱路军民总管府

    元代土司名。据《元史·世祖本纪》载,至元二十七年(1290),改蒙莱甸为蒙莱路。清倪蜕《滇小记缅程》称自腾冲入缅道路。经南甸、罗必思等处,8日而至蒙怜路,又1日至空地,再一日至蒙莱路,由蒙莱5日至太公

  • 德力格丁

    部分鄂温克族人信奉的神灵之一。鄂温克语音译。旧时流行于今内蒙古阿荣旗地区。人脸长疥疮时供之,祭物是小米粥和狍胸骨。偶像为桦树皮或红铜剪成的一老翁面具,悬挂在门上。

  • 戈大

    藏语音译,俗称“拴头”。旧时四川阿坝藏族地区对依附于大部落的一些小部落的称谓。是时当地部落纠纷频繁,一些弱小部落为求得自身安全,一般被迫投靠大部落为附庸,受大部落头人的节制,大部落有保护他们的义务,但

  • 恩拉达卜

    景颇语音译(载瓦语称“干脱总”)。解放前云南景颇族地区对男女青年婚前谈情说爱活动的称谓。汉语称“串姑娘”。过去景颇族地区每个村寨都有专供男女青年娱乐说情的公房(有些家庭还设有供女儿与情人说爱的火塘),

  • 马哈麻特·额敏汗

    ?—1692准噶尔在叶尔羌扶立的傀儡汗。又译“穆罕默德·额敏”、“穆哈麦德·额敏”。约1682~1692年在位。※叶尔羌汗国东部统治者※巴拜之次子。约1678年,父去世时,在察力失(今焉耆),与兄※阿

  • 大昭寺志

    书名。全称《大昭寺志水晶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年)撰。成书于1645年。全书21页,收在《五世达赖全集》。另有单行本传世。主要记载吐蕃松赞干布时建大昭寺始末。该书对唐以来藏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