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公满
明代广西府江壮、瑶人民起义首领。隆庆年间(1567—1572),府江两岸壮、瑶百姓不堪忍受官府压榨,怨声鼎沸。与杨钱甫等号召群众武装起义,先后攻陷荔浦的坊郭、平乐的乐山、峰门、南源等卫所,活捉永安知州杨惟执,杀指挥胡瀚、千户李可久、周濂、车全、朱铨、邓尉及土舍岑文等,连战皆捷,势如破竹。隆庆末年(1572),朝廷命总兵李锡督军征剿,并纠集东兰、龙英、泗城、南丹、归顺等地土兵进行合击。指挥义军与汉、土兵进行浴血奋战,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明代广西府江壮、瑶人民起义首领。隆庆年间(1567—1572),府江两岸壮、瑶百姓不堪忍受官府压榨,怨声鼎沸。与杨钱甫等号召群众武装起义,先后攻陷荔浦的坊郭、平乐的乐山、峰门、南源等卫所,活捉永安知州杨惟执,杀指挥胡瀚、千户李可久、周濂、车全、朱铨、邓尉及土舍岑文等,连战皆捷,势如破竹。隆庆末年(1572),朝廷命总兵李锡督军征剿,并纠集东兰、龙英、泗城、南丹、归顺等地土兵进行合击。指挥义军与汉、土兵进行浴血奋战,因寡不敌众,壮烈牺牲。
西夏监军司名。建年不详,驻地在中寨,地在葫芦河岸(今宁夏同心县一带),备御宋镇戎军。
官名。清乾隆时(1736—1795)在四川省松潘、杂谷脑等地藏族聚居区所置世袭武职小土官,以当地头目充任,又称土弁,归屯守备指挥。秩正六品。平时管理本支事务,战时,服从征调、随屯守备助官军作战。其革除
蒙古国将领。阿儿剌氏。又译孛罗台。成吉思汗“四杰”之一※博尔术之子。初袭右手万户,屯驻阿尔泰山。元太宗八年(1236),以父功,赐广平路17300余户为食邑。定宗后海迷失称制三年(1251),与诸王拥
书名。元监察机构典章制度汇编。元监察御史赵承禧编纂。24卷。顺帝至元二年(1336)成书。主要记载世祖至元五年(1268)至顺帝至元二年(1336)御史台建官定制,司属沿革,员额损益及有关诏敕,对元朝
见“和卓沙迪”(1449页)。
蒙古语。又译“威埒齐”。《元史语解》释为“作工人也”。仁宗延祐六年(1319),设置玉列赤局,隶尚工署,置提领、大使各1员,秩从七品,专掌裁制缝线之事宜。玉列赤即从事该项工作之人。
书名。清高宝铨撰。15卷。主要以平时研治《秘史》所积译说稿与新出李文田《元秘史注》相对证,就其与李说不合者补正李注。考证以方域舆地为主,旁及人物、典章制度、习俗,多用对音方法辨别地名人名异译。资料根据
古族名。又称僰人。秦以前主要分布在以僰道(治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南)为中心的今川南和滇东北一带。曾建有僰侯国(僰国)。秦通※五尺道及西汉通西南夷道,皆起自僰道。其地汉时属犍为郡。南朝梁时,属戎州。秦汉时已
1527—1602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福建泉州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本名林载贽,后改姓李,字卓吾,又字宏甫,别号温陵居士。祖辈皆从事航海贸易或担任翻译。嘉靖三十一年(1552)中举。历任教谕
991—1063辽后族。字挞不衍,小字陈留。契丹族。为辽圣宗钦爱皇后弟,兴宗仁懿皇后叔。圣宗时,以戚属入仕。开泰初年,为小将军。太平元年(1021),加左武卫大将军,检校太保。赐名孝友。兴宗时,重熙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