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乌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的官名。一译作映吴。如史载宋元祐二年(1087)三月,西夏派遣使臣杨乌威明裕默等赴宋朝答谢太皇太后。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西夏职官名称之汉译名。宋代史籍记载的西夏遣宋使臣的官名。一译作映吴。如史载宋元祐二年(1087)三月,西夏派遣使臣杨乌威明裕默等赴宋朝答谢太皇太后。后世称“蕃官名号”,其西夏职官品位不详。
官名。清代在西藏、四川、甘肃等少数民族地区所置世袭武职小土官。以当地头目充任。秩正六品,给予印信、号纸。有的属于临时封赠,多数无印信,只颁给号纸或委牌,不世袭。管理本小支事务。供征调,随官军出征。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富色克摩卫。永乐十年(1412)八月,与只儿蛮等10卫同时设立,治今黑龙江省桦川县东北宛里城。万历四十年(1612),还曾来朝进贡。
山名。又名姑胥、姑余。在今苏州市西南。吴王阖闾在其上筑台,称姑苏台,又名胥台,后吴王夫差又于台上建春宵宫。周敬王三十七年(前483),越国攻吴,焚毁其台。周元王三年(前473),越军又一次大破吴国,吴
粟末靺鞨诸部之一。见“厥稽部”(2192页)。
约1793—1841清朝将领。蒙古镶黄旗人。蒙古族。博罗忒氏。原名裕泰,字鲁山,号舒亭。副都统庆麟子。嘉庆进士。初任京官。道光六年(1826),历任地方道府。十九年(1839)由江苏按察使授巡抚。任内
山名。在今内蒙古兴和县西北,山西大同市北。东晋太宁二年(324),代国主拓跋贺傉始亲政,“以诸部人情未悉款顺”,乃筑城于此,徙都之。
见于萨囊彻辰《蒙古源流》即“撒尔塔”(2491页)。
※东羌的一支。元初四年(117),汉中郎将任尚募其首领号封刺杀羌民起义政权天子※零昌,得封为羌王。起义军从此瓦解。
赞普埃肖列时首席大臣。为“吐蕃七良臣”之一。吐蕃人。大臣※茹莱杰之子。首创以“托卡”(双牛一日所耕土地的面积)作为计算耕地面积的单位。即唐书所载之“突”这一量词的由来。又规定以“兑”作为统计牲畜头数的
全称《藏译一切智者日亲教义论疏全集·永布法施奇源、普蔽盛世福云、精采生活、涨潮新月》,简称《丹珠尔目录》。赤成仁钦(1697—1774)撰。208函。系汇集前七部《丹珠尔》,精校细勘而成,所收论典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