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本教

本教

一作“苯教”,俗称“黑教”,藏语为“本波却”。佛教传入西藏前,当地固有的较原始宗教。与中国内地古代之巫觋和世界许多地方的萨满教近似。崇信天地、日月、星辰、山川、水泽、林木、雷电、风雹等万物有灵,认为天上、地上和地下各有称为“赞”、“年”和“鲁”的神鬼精灵存在,人之吉凶祸福系之于附体之阳神、战神、降生值日神、娘舅神、守舍神、灶神等及其他鬼魅精灵守护或作祟,神鬼是人生命之主宰,能把人的灵魂带走,并保护或危害人之后代。通过本教师行焚香供、血肉供、杀牲祭祀、跳神、占卜等祈福禳灾法事。与藏传佛教其他教派不同,以反时针方向※转经。其原初之教义和仪规,据说掺有来自伊朗之外道自在派的成份。相传祖师名为兴饶米沃切。至※吐蕃26代赞普前,此派在藏区一直占主导地位,有御前本教师参与辅佐朝政。佛教传入西藏时,曾与之进行残酷斗争,终因赞普兴佛抑本,其势渐衰。然在斗争中双方相互吸收对方之教义和教规,遂使佛教逐渐西藏化,本教亦渐演变为藏传佛教之一派。今藏族称受佛教影响深者为“白本教”,保持原有特点较多者为“黑本教”。其寺院多分布于藏区边缘或牧区。民主改革后,其信徒亦同样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享有信仰自由,其代表人物亦参加地方佛教和政治事务的协商和管理。

猜你喜欢

  • 纳广

    傣语音译。旧时云南西双版纳傣族封建政权中负责主持宗教祭祀的官员。在代表等级地位的※“田官等级”中属“十田级”,享有薪俸谷子300挑(每挑约合50斤)。

  • 撒速

    金代女真语,“摇手而拜”之意。《金史·礼志》:“金之拜制,先袖于微俯身,稍复却,跪左膝,左右摇肘,若舞蹈状。凡跪,摇袖,下拂膝,上则至左右肩者,凡四。如此者四跪,复以手按右膝,单跪左膝而成礼。”金代女

  • 巴拉玛

    见“巴拉人”(410页)。

  • 旺秋多吉

    1556—1603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九世活佛。藏族。生于康地金沙江流域的哲雪。明嘉靖四十年(1561),6岁即被送至粗浦寺学习。曾应云南木土司邀请,出访丽江纳西族地区。历访噶玛贡寺、绛秋林寺,

  • 黄飘战役

    清咸同年间苗民起义军抗击官军的战斗之一。同治八年(1869),清廷派大军镇压贵州张秀眉起义军。义军布防于黄平与施秉间的黄飘地区,凭险拒守,设伏以待湘军。义军将领包大度调集万余人集中于黄飘附近高山上。一

  • 美州

    渤海王国置。为怀远府所领9州之一,仅知其统山河、黑川、麓川3县。辽灭渤海后,迁其民于今辽宁彰武县西北,置遂州治之;所统3县并为一,曰山河。

  • 盐井

    地名。位于澜沧江东西岸。因有盐泉百余,故名。东界巴安、南连云南阿墩,西接杂瑜,北临宁静界。旧归乍丫呼图克图管辖,历以毕吐小河为藏界。光绪三十三年(1907),盐井河西腊翁寺喇嘛举兵反清,被平定,后改流

  • 滍水蛮

    南北朝时期滍水(今河南舞阳县以上沙河)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以水名为族名。分布在今河南鲁山、叶县一带。时属雍州、豫州,故又泛称雍州蛮或豫州蛮。南朝宋元嘉二十八年(451),滍水诸蛮据险举兵,后为雍州刺史

  • 卜忽秃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将此卫与永乐十二年(1414)三月所设卜忽秃河卫改作布尔哈图卫或布尔哈图河卫。

  • 仡伶

    宋代西南溪峒少数民族之一。又称伶、伶僚、峒人。始见于宋代。分布在沅、靖及辰州(今湖南西部与贵州东南部)。与宋以前的骆越有渊源关系。《龙胜厅志》载:“伶与侗同”。《融县志》也称“侗即伶”。语言大体与今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