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帝文皇后乙弗氏
西魏皇后。吐谷浑族。出生于河南洛阳。先世为吐谷浑渠帅,居青海,号青海王。高祖莫奓率部附魏,拜定州刺史,封西平公。父瑷,为西兖州刺史,母淮阳长公主,魏孝文帝之第4女。年16,被南阳王元宝炬纳为妃。大统元年(535),宝炬即位后,册为皇后。性好节俭,蔬食故衣,人皆重之。后以帝纳柔然主阿那㿐女悼后,遂逊居别宫,出家为尼。旋徙秦州,依子秦州刺史武都王。大统六年(540),以故敕自尽,凿麦积崖为龛而葬。后追谥文皇后。
西魏皇后。吐谷浑族。出生于河南洛阳。先世为吐谷浑渠帅,居青海,号青海王。高祖莫奓率部附魏,拜定州刺史,封西平公。父瑷,为西兖州刺史,母淮阳长公主,魏孝文帝之第4女。年16,被南阳王元宝炬纳为妃。大统元年(535),宝炬即位后,册为皇后。性好节俭,蔬食故衣,人皆重之。后以帝纳柔然主阿那㿐女悼后,遂逊居别宫,出家为尼。旋徙秦州,依子秦州刺史武都王。大统六年(540),以故敕自尽,凿麦积崖为龛而葬。后追谥文皇后。
旧时布依族、壮族定婚习俗。又称“背八字”。流行于贵州布依族、广西壮族民间。各地做法不一。镇宁扁担山一带布依族,在订婚后举行。是日,男方携带蜡烛1对,鞭炮1串,席菜8碗,猪腿1支,猪肉1块,公、母鸡各1
旧时东北满、赫哲等族一种以鱼皮制作的服装。《三朝北盟会编》卷3记载,满族先民金代女真人穿着此衣,后在赫哲族中尤为盛行。一般以大发哈鱼(一作打法哈子或大马哈)皮缝制。此鱼皮色微黄,在阳光下有如文绵一般。
元朝官署名。掌也里可温教(又称景教,即基督教聂思脱里派)和十字寺(教堂)祭祀等事宜。世祖至元二十六年(1289)始立,秩从二品。仁宗延祐二年(1315),改为崇福院,升正二品。省并全国也里可温掌教司7
壮族传统手工艺品。亦作“箭囊”、“箭服”。流行于各地壮族民间。用土织厚布多层制成长约20厘米、宽约12厘米的长方形挂包,外层用浆糊把多层土布粘在一起,使之厚重结实,再于面上刺绣各种花纹,有的还在沿边镶
明代藏区官署名。洪武七年(1374)七月,由卫指挥使司升置。管辖卫(前藏)、藏(后藏)地区。按明兵部下属机构官员设置例,设都指挥1人,正二品;都指挥同知2人,从二品;都指挥佥事4人,正三品。因地处边疆
见“穹庐”(1535页)。
清代新疆官署名。光绪九年(1883)置。治所在今新疆乌什城。管理村庄28处、两驿站、13卡伦及布鲁特(今柯尔克孜族)2部游牧地。隶阿克苏道。副将驻扎。1913年改为县。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
旧时京族地区负责村寨“哈亭”(神庙)烧香之人。由村寨“嘎古”(长老)推选,经神前占卜而定,任者必须人财两旺、儿孙满堂和妻媳俱全,且任职前要为群众抬过棺材和为神庙服过杂役。任期为3年,任职期间可耕种神庙
见“不彦台吉”(270页)。
?—1417※东察合台汗国第七代汗。《明史》称别失八里王。蒙古族。※沙迷查干汗之子。1415年,被※朵豁刺惕部※异密※忽歹达拥之为汗。与明朝互有使臣聘问。1416年,明廷赐以玺书、金织文绮、盔甲弓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