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敕勒川

敕勒川

地名。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平原(亦称土默川)。秦汉以前称※云中川。北魏时期,原居于北海(今贝加尔湖)一带的※敕勒族(亦称丁零、铁勒、高车)与※柔然结盟南下,与北魏接壤,不断发生冲突。神䴥二年(429),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调集数十万骑兵围攻敕勒和柔然诸部。敕勒10万余落战败附魏,被北魏安置于漠南“东至濡源(赤城),西暨五原、阴山”一带。云中川成为敕勒族的驻牧地,因此云中川又被人们称为敕勒川。著名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对该地的风貌作了生动描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隋唐以后又称“白道川”。其前后历史沿革、民族居迁详“丰州滩”(198页)。

猜你喜欢

  • 马英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玛延山卫。永乐四年(1406)置。旧说其地即玛延达巴罕,在吉林城南100余里,今有人定在今吉林市南马烟岭附近。

  • 招坝

    见“里”(1080页)。

  • 叶赫巴图鲁

    见“炒花”(1502页)。

  • 伊盟事变

    国民党军队镇压内蒙古伊克昭盟蒙古族人民激起的事变。又称“三二六”事件。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任命陈长捷为伊盟守备军总司令,并率部队进入伊盟,实行“党政军一元化”政策和“反共灭蒙”的方针,镇压抗日群众

  • 阿不都·哈林

    1520—1592※叶尔羌汗国第三代汗。※拉失德汗次子。1560—1592年在位。在位期间,继续加强汗权,抑制蒙古游牧军事贵族势力,强调法制,关心一般穆斯林的切身利益,惩治高利贷。每星期有两天公开接见

  • 大小和卓木之乱

    清乾隆年间新疆伊斯兰教白山派和卓反清叛乱。一称“大小和卓之乱”、“布拉呢敦、霍集占之乱”。乾隆二十年(1755),清军平定达瓦齐政权,大和卓木布拉呢敦与弟小和卓木霍集占献籍迎降。同年夏,清廷命布拉呢敦

  • 河西乐

    元朝对西夏民族音乐的称呼。因西夏故地被称为河西而得名。蒙古王朝初期,接受西夏进士高智耀的意见而征用西夏旧乐,为蒙古制乐之始。后元朝虽兼采其它民族音乐,但仍继续使用。元世祖至元七年(1270)以后,每年

  • 范达理

    ?—1681清初将领。汉军镶黄旗人。大学士范文程之侄。初任牛录章京。顺治九年(1652),授拖沙喇哈番(云骑尉),增拜他喇布勒哈番(骑都尉)。十年,随将军朱玛喇从征广东,败李定国军,加世职为三等阿达哈

  • 土族语

    学术界又称“蒙古尔语”。我国土族使用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布在青海省的东部和甘肃省的西部地区,而以青海省的互助土族自治县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一带最为集中。使用人数约10万,分互助方言和民和方

  • 明阿特旗

    见“明阿特部”(140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