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隆贝吉多吉
吐蕃僧人。简称拉隆贝多。名达尼雅桑。原为吐蕃武将,后出家为僧,久居拉萨东北之查叶尔巴寺,主持寺务并潜修佛典,颇有名望。唐会昌二年(842),因吐蕃末代赞普达磨反佛,残杀政敌及僧侣,严重毁坏佛教文物,在僧侣贵族支持下,单身乔装至逻娑(今拉萨),乘达磨赞普观看大昭寺前《唐蕃会盟碑》时,用弩箭刺死达磨,后携带经书等逃往青海安琼纳木宗修行。为恢复佛教,在康区推荐汉族和尚参与为吐蕃“后弘期”剃度首批僧人的佛教活动。
吐蕃僧人。简称拉隆贝多。名达尼雅桑。原为吐蕃武将,后出家为僧,久居拉萨东北之查叶尔巴寺,主持寺务并潜修佛典,颇有名望。唐会昌二年(842),因吐蕃末代赞普达磨反佛,残杀政敌及僧侣,严重毁坏佛教文物,在僧侣贵族支持下,单身乔装至逻娑(今拉萨),乘达磨赞普观看大昭寺前《唐蕃会盟碑》时,用弩箭刺死达磨,后携带经书等逃往青海安琼纳木宗修行。为恢复佛教,在康区推荐汉族和尚参与为吐蕃“后弘期”剃度首批僧人的佛教活动。
傣语音译,意为“大二十田级”。旧时云南西双版纳车里宣慰使根据下属官员社会地位高低和职务大小所划分的等级官田之一。详见“探朗召曼纳”(2039页)。
傣语音译,意为“自己的田”或“我的田”。解放前云南西双版纳封建领主制度下村民在份地以外的荒山野地开垦的私田。按领主的规定,这种私垦的土地,享有3年不交官租、不缴赋税的优待;3年后便得交租纳税,5年即并
南诏封山名。南诏第六世王异牟寻于唐德宗兴元元年(784),封五岳四渎,以点苍山(位于今云南大理市洱海湖之西)称中岳,为五岳之一。贞元十年(794),异牟寻遣子寻阁劝及清平官与唐使崔佐时会盟,即在此山下
明代藏区官署名。洪武六年(1373)二月置,管辖卫(前藏)、藏(后藏)地区。按明兵部下属机构官员设置例,设卫指挥使1员,正三品;指挥同知2员,从三品;指挥佥事4员,正四品;卫镇抚2员,从五品。以故元国
见“耶律阮”(1301页)。
见“宽甸”(1946页)。
见“失必儿”(590页)。
即“阁罗凤”(1727页)。
清代西北地区台站道之一。康熙五十四年(1715),设台站保护乌兰固木地区游牧。后被准噶尔军所据。乾隆十九年(1754),清军收复唐努乌梁海地区,建立下述台站;近吉里克、额尔沁、萨木噶勒、阿拉克鄂博、鄂
见“真珠叶护可汗”(18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