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拉库起义

拉库起义

1913—1916年四川凉山彝族人民的反奴隶主斗争。因起义的高潮在1914年,为彝历的虎年,彝语称“拉库”,故名。由于冕宁、越西等县广大彝族人民和奴隶不堪黑彝奴隶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加之黑彝奴隶主倮伍尼侯拟杀死所属曲诺木勒谷的儿子为病人送鬼,激起各等级群众的一致反抗,遂引发了这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起义由曲诺等级的马日什曲、达久布楚、耳额洛莫子、尼克约呷等组织领导,在乡一级分设头领,如和平乡的加洛阿且、团结乡的尼乎吉令、猫儿沟的五尼不达、燕麦地的苏足打一等,各率本乡群众投入斗争。阿加等级的曲木大汉子、阿比五基等亦参与组织领导,当地部分汉族人民也参加、支持起义,先后参加者达万余人。起义者提出取消“杂布达”(高利贷的一种),反对抽子女当奴隶,反对“吃绝户家业”,废除无偿劳役。还提出“改土”、“改汉”的要求,即废除黑彝奴隶主统治,统一由官府治理,释放男女奴隶,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取消苛捐杂税,立高灶,设神位,穿鞋袜,衣长衫等,反映了彝族人民要求自由、民主和吸收汉文化的朴素思想。起义队伍与倮伍家、果基家黑彝奴隶主武装在三代村战斗了3个月。又派代表去大桥、冕宁等地官府告状,在法庭上同奴隶主开展斗争。当地奴隶主勾结凉山普雄等处的黑彝奴隶主,购买新式火器,贿赂官府,暗杀起义领袖。最后在马头山、张家河坝的激战中,起义军被残酷镇压。起义虽然失败,但沉重打击了黑彝奴隶主的统治。

猜你喜欢

  • 阿的讷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阿济纳河卫。正统(1436—1449)后设。清代有阿济纳河,在盛京将军所辖境内,与恰库站扎穆峪相近。

  • 明代蒙古的贫民。亦作吗固。意为“坏人”、“劣等人”。是封建领主对部分贫民的蔑称。生活贫困,无力缴纳赋税(阿勒巴),为领主服劳役和兵役,受领主和上等平民(赛音库蒙)的歧视,社会地位低下。有的沦为领主的奴

  • 迭里特

    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官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属辽世宗※积庆宫。 “迭里”,又译作“牒里”,“特”,疑为词尾。是宫下有一抹里名“牒里得”;伯德部下有一※石

  • 秃忽鲁

    ?—约1328元朝大臣。又译秃鲁。蒙古克烈氏。湖广行省左丞相※也先不花次子。历任宗正府也可扎鲁花赤(大断事官)、中书右丞、司徒。武宗至大元年(1308),知枢密院事。二年,授中书左丞相。仁宗皇庆二年(

  • 亚德干

    即“雅德根”(2197页)。

  • 内管领

    即管领。清代供皇家役使的包衣组织和其首领的名称。该组织,满语称“珲托和”(意为“一半”,即初置之时人丁额常不及内外佐领之半,或有以称半佐领者)。天命(1616—1626)间,如博尔晋虾(侍卫)辖下已有

  • 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

    碑铭。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承德普陀宗乘之庙落成,旋土尔扈特汗渥巴锡率众自俄回归祖国,入觐承德。弘历因作是记,命于庙前立石。铭文以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镌刻。叙述土尔扈特西迁及其重返祖国始末。为

  • 噶尔丹

    1644—1697卫拉特蒙古准噶尔部首领。又作嘎尔旦、噶勒丹。绰罗斯氏。※巴图尔珲台吉第六子。初于西藏温萨寺当喇嘛,师事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和五世班禅额尔德尼。因生性聪颖,深得达赖器重。康熙九年(16

  • 孛吉只

    见“耶律重元”(1316页)。

  • 赤老温

    蒙古国大将。又译齐拉衮。逊都思氏。※锁儿罕失剌子。雄勇善战。原附属泰赤乌部。铁木真(成吉思汗)早年遭泰赤乌部塔儿忽台执禁,得其营救,幸免于难。后归附铁木真,随从统一蒙古各部。宋庆元五年(1199),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