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打郎

打郎

①明代东蒙古右翼鄂尔多斯万户之一部。蒙文史籍作达拉特。达延汗初年为异宗领主亦不剌太师占据。正德五年(1510),达延汗败右翼3万户,驱逐亦不剌后,封第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3万户济农(亲王),领有该部,并由其长子衮必里克墨尔根(吉囊)继承。衮必里克复将鄂尔多斯万户诸部分授九子,由三子卫达尔玛诺木欢(那木按)率该部,子孙世袭。明末被后金征服,清顺治六至七年(1649—1650),在鄂尔多斯设伊克昭盟六旗,该部称鄂尔多斯左翼后旗,即今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达拉特旗。②明代东蒙古右翼土默特万户之一部。蒙文史籍作达拉特。达延汗统一东蒙古6万户前,该部为右翼蒙古勒津(满官嗔)的属部。正德三年(1508),达延汗出征蒙古勒津,该部勇士诺阔尔海吹起号角,一度击败达延汗。五年(1510),达延汗败右翼,封三子巴尔斯博罗特为右翼3万户济农,该部属之。巴尔斯博罗特次子俺答汗崛起后,占据土默特万户,将该部分授与第六子哥力各台吉,故汉籍又称之为打郎台吉。后由其子那那台吉继承,汉籍称之为打剌阿拜台吉。该部驻牧于大同得胜堡塞外300余里处,即今察右后旗北部,南至岱海与丰镇县境之间,在得胜堡与明朝互市。

猜你喜欢

  • 高昌回鹘

    即西州回鹘。因其首府置于汉高昌壁故名。参见“西州回鹘”(703页)。

  • 岗卓拉顿

    藏语音译,即力役租税。解放前藏族地区的徭役赋税。“岗卓”意为“力役”,指派遣人畜支应差徭;“拉顿”意为“租税”,指用实物、钱财缴纳捐税。归时藏区的徭役赋税,总分此二类。

  • 背壶

    见“穿带壶”(1760页)。

  • 桑昂曲宗

    地名。藏名察洼冈,又名察洼隆贝。即今西藏科麦县。藏史十一部落之一。北界昌都,东以鄂宜楚河与盐井接,西连波密。元朝分其地之左贡为上察洼隆;扎宜为中察洼隆;闷空为下察洼隆。清初川兵进藏,多取道于此,设有台

  • 咸丰安顺府志

    书名。贵州地方志书。54卷。清常恩(吉林汉族)、邹汉勋(湖南新化人)修纂。成书于咸丰元年(1851)。内分天文、地理、营建、纪事、经制、职官、人物、列女、艺文等篇。安顺为布依族、苗族、仡佬族分布区,各

  • 脱卜赤颜

    即“脱必赤颜”(2082页)。

  • 董荼吾

    见“董舍吾”(2185页)。

  • 阿巴噶右翼旗

    清内蒙诸旗之一。在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北部。牧地东界阿巴哈纳尔旗,西接苏尼特旗,南邻察哈尔正蓝旗,北临大漠。元属上都路。明代,成吉思汗弟别里古台后裔居此,号所部曰阿巴噶。原役属于察哈尔,后畏林丹汗

  • 天祚文妃

    见“萧瑟瑟”(1999页)。

  • 密拉河卫

    见“木束河卫”(25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