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忽雷

忽雷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弹拨乐器。其渊源及语源待考。一说蒙古语称之为“胡尔”,为※火不思的变异。今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大、小忽雷出自晚唐。据唐代段安节《乐府杂录》及宋代钱易《南部新书》记载,唐时韩滉(723—787)在朝供职,奉使入蜀,以桫椤檀木为二琴,“大者曰大忽雷,小者曰小忽雷”。唐文宗(826—840年在位)时,“有内入郑中丞善胡琴,内库二琵琶,号大、小忽雷,郑尝弹小忽雷”。大忽雷长“二尺八寸五分”,设二弦轴,左右各一;小忽雷长“一尺四寸七分”,二弦轴同设一侧。琴头雕螭首,音箱似螳螂腹,上蒙蟒皮,张两根丝弦,木质琴码,音色“清越而哀”。大忽雷后为元末杨维槙收藏,小忽雷至清初在北京市上出现,为孔尚任购得。清末,均为贵池学者刘世珩收藏。宣统三年(1911),刘将有关诗文辑为《双忽雷本事》,并附有双忽雷图象。实物和资料为研究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史提供了重要依据。

猜你喜欢

  • 德格者

    狍皮褥子。鄂温克语音译。亦作“德螫”。流行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地区。鄂温克族猎民传统的卧具之一。两张狍皮可做1条。有御寒,防潮湿作用。

  • 怡良

    ?—1867清朝大臣。满洲正红旗人。瓜尔佳氏。道光十八年(1838),由按察使、布政使擢广东巡抚。支持林则徐的禁烟与抗英布防建议。任内查缉鸦片,奋勉奉办,卓有成效。二十年(1840),拒绝钦差大臣琦善

  • 伊卜拉欣·桃花石·博格拉汗

    西部喀喇汗王朝可汗。河中地区(今阿姆、锡尔两河间地)征服者※纳赛尔·阿尔斯兰伊利克之子。初号贝里特勤。原遭※阿里特勤诸子囚禁,1038年逃脱,以武力夺取河中地区。1039年击退伽兹纳王朝的进犯,声威大

  • 桑耶寺

    寺庙名。又称桑鸢寺、桑伊寺,全称“吉祥红岩无边不变天成寺”。公元779年赞普赤松德赞建。地处拉萨东南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原寺屡遭破坏,今寺基本上是七世达赖时重建。藏史载,此寺仿印度欧丹富多梨寺形制

  • 吴王

    ①辽封爵。保宁元年(969)三月,耶律稍受封;重熙六年(1037)三月,秦王萧孝穆徙封;十年(1041),西北路招讨使萧孝友受封;二十一年(1052)七月,北院枢密使萧革受封;重熙末,北院枢密使耶律仁

  • 术甲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来源于部名。原居上京路(治今黑龙江阿城县白城)境内。金朝建立后,很多迁出故地,居北京路(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城)、蓟州(治今天津市蓟县)等地。后改汉姓曰赵。

  • 札兰章京

    清代蒙古官职名。也称参领,相当于满洲八旗的甲喇章京。有印务札兰与掌兵札兰之分,前者在印务处管理旗务,后者指挥监督旗的军务,督饬佐领办理地方事务。小旗设1名,大旗设2名,视每旗佐领之多寡而定。四等台吉待

  • 巴延卫

    见“卜颜卫”(20页)。

  • 夏国世次

    书名。西夏大臣罗世昌撰。20卷。世昌自南院宣徽使自请罢职后,流寓龙州(今陕西省志丹县北),知国将亡,而谱撰夏国历代世次藏之。元代尚存,今不存。

  • 哥利

    突厥汗国官号。又译割利。其意谓“老”。《通典·突厥上》:初,突厥官号“凡有十等,或以形体,或以老少,或以颜色须发,或以酒肉,或以兽名。”突厥“谓老为哥利,故有哥利达官”。《唐书·张长逊传》:“张长逊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