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靖
唐代元和年间溪峒少数民族起义首领。辰溆(今湖南西部)人。苗族。宪宗元和六年(811),黔川连年遭水灾,观察使窦群却强征溪峒诸族民夫修筑城郭,督役甚急,激起辰、溆州苗、侗族农民强烈不满,遂聚众起义。率诸族农民攻播、费二州。宪宗遣黔中经略使崔能、荆南节度使严绶、湖南观察使柳公绰讨之,3岁不能克。八年(813)伯靖上表请隶荆南,乃降。授右威卫翊府中郎将。
唐代元和年间溪峒少数民族起义首领。辰溆(今湖南西部)人。苗族。宪宗元和六年(811),黔川连年遭水灾,观察使窦群却强征溪峒诸族民夫修筑城郭,督役甚急,激起辰、溆州苗、侗族农民强烈不满,遂聚众起义。率诸族农民攻播、费二州。宪宗遣黔中经略使崔能、荆南节度使严绶、湖南观察使柳公绰讨之,3岁不能克。八年(813)伯靖上表请隶荆南,乃降。授右威卫翊府中郎将。
西藏地名。即今羊卓地区元明代译称。地在今后藏羊卓雍湖畔,今属浪卡子县境。元为乌思藏十三万户之一,明时称乌思藏俺不罗寨。洪武十八年(1385),设行都指挥使司,委都指挥佥事司其事。
唐代中国南方古族名。亦称黄峒蛮、乌武僚、峒僚。东汉至隋唐时称乌浒人(与“乌武”同音异写)。居地中心在西原州(今广西左、右江三角洲地带),故名。因其首领多黄姓,如黄乾曜、黄少卿等,故又有“黄峒蛮”之称。
见“芬问部”(1000页)。
见“臬捩鸡”(1890页)。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作鄂山卫,并说清代有鄂山,在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北77里。
见“白头山天池”(608页)。
见“拓跋珪”(1357页)。
元朝后期学者、书法家。畏兀儿人。先世居曲先(今新疆库车),后徙豫章(今江西南昌)。精通本族语言文字,又深受汉族文化熏陶。史称其“清修谨饬,笃学多材。工翰墨,亦能通六国书”。曾备宿卫,后任奎章阁书史,预
1600—1646清初将领。满族。瓜尔佳氏。清初五大臣※费英东第七子。初隶镶黄旗满洲,后改隶正黄旗。天聪元年(1627),随征察哈尔,攻宁远城(今辽宁省兴城市)。三年,随皇太极伐明,进逼北京,以战功晋
蒙古语音译,意为“勇士”。又译拔突、拔都、霸都、霸都鲁、把阿秃儿、八都鲁。“霸都,华言敢勇之士”(《元史》卷162)。蒙古人以其作为贵族尊号,或赏赐征战有功将士,以示在社会中的特殊地位。成吉思汗九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