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仁禅院
佛教寺院。寺址在岷州(今甘肃岷县)。熙宁六年(1073),宋军占领岷州。神宗以其地皆吐蕃,人皆信仰佛教,欲以塔庙尊严以示之,达安抚其众之目的,遂于七年六月,令建该寺,并赐名“广仁禅院”。毕功于元丰七年(1084)。建寺期间,吐蕃首领赵醇忠、包顺、包诚皆施财造像。寺落成日,陕西转运副使王钦臣为寺撰碑文,记述建寺经过及当地吐蕃人风俗习惯、宗教活动等情况,为研究唃厮啰时期吐蕃宗教文化的珍贵实物史料。
佛教寺院。寺址在岷州(今甘肃岷县)。熙宁六年(1073),宋军占领岷州。神宗以其地皆吐蕃,人皆信仰佛教,欲以塔庙尊严以示之,达安抚其众之目的,遂于七年六月,令建该寺,并赐名“广仁禅院”。毕功于元丰七年(1084)。建寺期间,吐蕃首领赵醇忠、包顺、包诚皆施财造像。寺落成日,陕西转运副使王钦臣为寺撰碑文,记述建寺经过及当地吐蕃人风俗习惯、宗教活动等情况,为研究唃厮啰时期吐蕃宗教文化的珍贵实物史料。
布依语称“力勒歪练”。布依族和苗族民间直吹单簧乐器。流行于贵州布依族、苗族地区。用竹管制成,形似箫,长约17厘米,直径很小。因吹奏时,或两人同时奏两只同音阶的箫,或一人同时奏两只同音阶的箫,故名。布依
清咸丰同治年间苗族起义首领之一。参见“张秀眉”(1180页),“咸同起义”(1617页)。
1567—1662即四世班禅。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领袖。藏族。生于后藏西部兰周甲地方。差巴本仓策忍之子。初名曲结丹巴桑布。5岁即能诵多种经卷。明万历七年(1579),于安贡寺出家为僧,拜克珠桑结益西
?—1468明代固原石城蒙古族起义领袖。俗称满四。故元平凉万户把丹孙。明初,其祖率部归附明朝,世代以畜牧、射猎为业,被称为“土达”。得祖传,家殷富,以资产雄冠族中。成化三年(1467),因收匿通渭(今
苗族民间祭祀风俗。俗称吃牛、打牛、斗牛等。源于为疾病或求嗣,向祖先或神灵许诺举办祭典用牛还愿的活动。以家族举办,必请舅家(母亲和妻子家族)参加。盛行于湖南西部、贵州东北、湖北西南及四川东南等地。祭典多
职官名。类似顾问。清初随各部院而设,备充议事之需。秩四品。天聪五年(1631),仿明制,清太宗皇太极始设吏、礼、户、兵、刑、工6部,各设满、蒙、汉承政、参政,各以贝勒1人主管部务,其下各置此职以佐之。
元代云南土兵。简写作“寸白军”。南宋宝祐二年(蒙哥汗四年,大理国段兴智天定三年,1254),忽必烈、兀良合台率蒙古军灭大理国。翌年,以当地僰(今白族)、爨(今彝族)组成该军,有兵数万,仍由降臣段兴智、
西域古城名。见《后汉书·西域传》。位于车师后部,为戊部候所居,又名候城。即《汉书·西域传》后城。《新唐书·西域传》作可汗浮图城。唐贞观十四年(640)平高昌,于此置庭州,寻废。显庆三年(658)复置,
1781—1848清代著名史地学家。字星伯。汉族。原籍浙江上虞(今上虞县东南丰惠镇)。后随父仕于大兴(今北京),遂定居。嘉庆十年(1805)进士,授编修。十五年(1810),督学湖南,任宝庆府(今邵阳
即“塔布囊”(215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