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巴特玛

巴特玛

?——1672

清朝大臣。博尔济吉特氏。伊苏特之孙。天命四年(1619),随伯父宰桑古英和硕齐率族归后金。天聪二年(1628),授游击世职。五年(1631),随太宗征明,攻大凌河。六年从征察哈尔部。崇德元年(1636),任都察理事官。累升蒙古固山额真。随太宗征朝鲜,率众登其京城,尽收财物、牲畜以归。二年,兼管喀剌沁牛录事,并管围场。三年,赴归化城修筑道路,荣获一等功牌。随大将军贝勒岳讬征明。五年(1640),随军征明,围锦州,身受重伤,力战不懈。六年,再围锦州。七年(1642)锦州降,驻防该地。八年征明,至山东,大败敌兵。率满洲兵及喀喇沁蒙古四旗兵大败明军于西里穆克山。顺治元年(1644),入山海关镇压李自成农民起义军,追至庆都县。二年,授一等甲喇章京。兼半个前程世职。三年,从征四川义军张献忠于西充。七年、九年恩诏,加至一等男爵。十五年(1658),任散秩大臣。

猜你喜欢

  • 季札

    春秋时吴国王室。吴王寿梦第四子。亦称公子札,受封延陵(今江苏常州)。在兄弟中因其最贤,深受寿梦喜爱,欲立为太子。不受,谦让长兄诸樊。寿梦临终前遗言,日后王位兄弟相继。后其三兄余昧病卒,理应继位,不受,

  • 正辅主

    西夏军队中辅助正军者。为第二等军卒。在不同岗位配备不同战具。牧主正辅主有弓1张、30支箭、长矛杖1支;农主正军则仅有20支箭。内宿后卫正辅主有弓1张、60支箭、有后毡木橹1、长矛杖1支。

  • 堂帖

    辽代官吏的临时任命状。辽代对契丹人和汉人实行两元的统治方法。皇帝平时不居首都,一年四季各有※捺钵。契丹人的事务,皇帝于驻跸处就地办理。汉人的事务,用皇帝的名义委中书省在首都代行。除拜官吏第一步则止行堂

  • 白崇禧

    1893—1966原国民党桂系将领。字健生。广西桂林人。回族。十四岁投身军界,先后就读于广西初级陆军学校、武昌第二陆军预备学校、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任桂军第一师三团见习军官,后升上尉连长。1921—

  • 诺贺钵

    即“诺曷钵”(1954页)。

  • 拨换城

    西域古城名。见《新唐书·地理志》,又作威戎城、姑墨州。同书《西域传》云:龟兹西600里,有跋禄迦,小国也,一曰亟墨,即汉姑墨国。拨换城为跋禄迦都城,唐姑墨州治所。贞观二十一年(647),唐大将阿史那社

  • 萧耶宁

    见“萧观音奴”(2001页)。

  • 轻车都尉

    清代八旗内爵名。乾隆元年(1736),由爵名阿达哈哈番改称,分一、二、三等,皆正三品。位列“男”之下,骑都尉之上。参见“阿达哈哈番”(1235页)。

  • 飞歌

    苗族山歌。男女青年对唱的一种情歌。因歌声高亢,乐曲婉转,能传声较远而得名。可独唱或合唱。流行于黔东南地区,尤以台江地区的飞歌享有盛名。今已成为苗族音乐代表曲调之一。

  • 福明泰

    见“宝音格尔勒”(15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