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小儿锦

小儿锦

用阿拉伯字母拼写的汉语拼音文字。原名“小经”或“消经”。前者是与《古兰经》等“大经”相对而言;后者是将经文加以消化之意。基本上是汉语拼音,杂有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间或有个别汉字。在部分回民、特别是在宗教界人士中较为流行。其产生,一说是唐宋时期来华之阿拉伯、波斯穆斯林创制,作为学习汉语之辅助工具;一说是明代中叶,经堂教育兴起前后产生。据史料及陕西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寺元代阿拉伯文碑等分析,第一说可能性较大。由于各地方言不同,此种拼音字,又无汉语之声调符号和隔音符号,有很大的随意性。其使用范围多在宗教生活和经堂教育之中,也有部分回族穆斯林用以学习汉语或书写笔记、书信、日记。近代曾在陕甘地区发现该文的经文翻译。在汉语文字史上,不仅是最早用阿拉伯文字母拼写的汉文,也是目前所知较早的汉语拼音文字之一。

猜你喜欢

  • 娘若香波

    吐蕃古堡名、地区名。地处今后藏,即藏麦与藏兑之间地区,北界日喀则、扎西岗、彭措林,东界楚河,西至拉孜,南至萨嘉。最初为“十二小邦”之一。据《德乌佛教史》及《贤者喜宴》载,其王为洛昂吉仲,其王宫即娘若香

  • 参见“叭”(542页)。

  • 吐谷

    ①契丹语,一地方单位名称。为※宫卫制(斡鲁朵)下一※抹里(相当于“乡”,或“乡”下一级单位)名。吐谷为辽太宗※永兴宫下之一抹里。②见“吐谷浑”(766页)。

  • 弗力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五年(1407)正月所设甫里河卫改作佛林、佛林河卫。

  • 大俊明

    即“大明俊”(83页)。

  • 德荫堂集

    书名。清阿克敦撰。全书14卷。成书于乾隆朝。内容多为有关清史的著述。惟卷13《初使准噶尔奏》,卷14《再使准噶尔奏》为作者于雍正十二年(1734)、乾隆三年(1738)先后两次往伊犁会见噶尔丹策零的疏

  • 胡邪尸逐侯鞮单于

    即“湖邪尸逐侯鞮单于”(2277页)。

  • 参合陂

    地名。即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岱海。拓跋什翼犍建国二年(339)五月,于此召开诸部大会,商议迁都漯源川(今山西代县境内)之事,连日不决。北魏登国十年(395),拓跋珪率军于此击败后燕慕容宝军。见“参合陂之

  • 觉罗满保

    ?—1725清朝将领。满洲正黄旗人。字凫山。康熙进士,授国子监祭酒,历官内阁学士。五十年(1711),授福建巡抚。五十四年(1715),擢福建、浙江总督。任内出巡沿海各地,筹划台湾鹿儿门、澎湖、厦门等

  • 驼鹿

    动物名。亦称“��(犴)”或“��达罕”,��,一作“堪”、“康”。分布在中国东北大小兴安岭及与其邻近的蒙古、前苏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