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国
辽代渤海人所建抗辽政权名。约创建于渤海亡后至东丹国南迁辽阳期间(926—928)。所在因史失载,今无定论,今一般认为其后期地域大体在今鸭绿江上游至松花江上游一带。史称其民“本马韩之种”,或说“渤海遗黎”;今或认为是渤海国定理、安边二府渤海人,或说是鸭渌府渤海居民。与北宋有往来,见于史书的有4次,然皆通过女真赴宋使臣转送贡物、表奏和宋的诏书。太平兴国(976—984)中,宋太宗曾诏其同攻契丹。首领见于史书的有烈万华和乌玄明,烈、乌2氏为渤海国望族。淳化二年(991)后不复见于史。
辽代渤海人所建抗辽政权名。约创建于渤海亡后至东丹国南迁辽阳期间(926—928)。所在因史失载,今无定论,今一般认为其后期地域大体在今鸭绿江上游至松花江上游一带。史称其民“本马韩之种”,或说“渤海遗黎”;今或认为是渤海国定理、安边二府渤海人,或说是鸭渌府渤海居民。与北宋有往来,见于史书的有4次,然皆通过女真赴宋使臣转送贡物、表奏和宋的诏书。太平兴国(976—984)中,宋太宗曾诏其同攻契丹。首领见于史书的有烈万华和乌玄明,烈、乌2氏为渤海国望族。淳化二年(991)后不复见于史。
旧时部分土族地区封建地租剥削形式之一。地主为避免差役、田赋,将部分土地租给佃户,不收取租粮,而由佃户承担地主全部或大部土地的粮差派款等。兼有劳役地租与实物地租两重性质。
即“吐贺真”(707页)。
渤海国宗王、大臣。唐懿宗咸通十四年(873,日本清和天皇贞观十五年),同崔宗佐、门孙宰等60人,奉大玄锡之命朝唐,贺唐平定庞勋之乱,海中遇大风,漂着日本萨摩国甑岛郡,日当局疑是新罗人伪称渤海人来窥边,
汉南越国第五代国君。真定(今河北正定) 人。南越王※赵婴齐嫡长子。其父入质汉廷前娶越女所生。父入质汉廷后又另娶邯郸樛氏女为妻,生弟名兴,被立为太子。兴即位后,被封高昌侯。元鼎四年(前113),汉武帝徙
?—1037辽后族。字延宁,小字海里。契丹族。为辽圣宗钦爱皇后弟,兴宗仁懿皇后叔。辽圣宗时入仕。统和十八年(1000),任祗候郎君,尚圣宗第四女、南阳公主崔八,拜驸马都尉。开泰五年(1016),为国舅
见“萧孝先”(1994页)。
1811—1872清代藏书家、著作家和书法家。贵州独山人。布依族。字子偲,号邵亭,晚年号眲耳。※莫与俦子。道光三年(1823),随父到遵义府求学,五年考取秀才,十年中举。通汉、宋学,精尔雅六经、名物、
见“碎叶水”(2351页)。
(1557或1587—1653)明末清初卫拉特蒙古高僧。原名阿毕达。土尔扈特部台吉墨尔根特木纳之子。16世纪80年代前后出家为僧,赴西藏扎什伦布寺学佛,师事班禅,授法号内齐托音。后受班禅派遣到东蒙古传
明代藏区部落名。隶属松潘卫(治今四川松潘县)。洪武十四年(1381),明朝在其族地置阿昔洞簇长官司,任命当地部落首领为长官。参见“阿昔洞簇长官司”(12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