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宗社党

宗社党

清末朝廷内部分满族贵族组成的党派名称。宣统末年(1911)至民国元年(1912),以皇族肃亲王善耆、载涛、载洵、载泽、溥伟,以及毓朗、铁良、良弼等人为首筹备成立。宗旨是反对共和、反对南北议和和清帝退位,主张君主立宪以维持摇摇欲坠的清朝统治,提倡外联群帅,内安当国,力图对起义军进行严厉镇压。在御前会议期间,与袁世凯等发生冲突。1912年,核心人物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后,势衰,残余势力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潜伏天津及东北等地进行复辟活动,企图在东北另立小朝廷来对抗革命。

猜你喜欢

  • 沟里百户部落

    藏族部落名。在青海省海北都兰县东南部沟里藏族乡。东与兴海县以青根河为界,南接果洛州和玉树州,西邻香日德香加旗,北连日安藏族。为游牧部落。“沟里”藏语音译,意为“驼背人”,因最早部落头人为驼背者,故名。

  • 卑沙城

    即“沙卑城”(1128页)。

  • 头下军州

    辽代统治所俘人口的一种特殊的行政建置。亦称投下军州。辽代诸王、外戚、大臣及诸部首领随皇帝征讨外族时,允许私自掳掠,所俘人口,集中一起,建州县以居之,称为头下,成为俘掠者(即头下主)的私有剥削对象。朝廷

  • 镇夷郡

    地名。西夏重镇之一。夏景宗李元昊立国称帝前,于大庆元年(1036)升甘州(今甘肃张掖)为此郡。襄宗安全未称帝时曾任镇夷郡王。

  • 白智光

    西夏惠宗朝高僧。封为安全国师。主持译经事业。惠宗和母梁太后曾亲临译场。后世有西夏译经图描绘其事。对西夏佛教发展有重要贡献。或为龟兹人。

  • 抚黎局

    清海南治黎机构。光绪十三年(1887),广西提督冯子材奉命镇压海南临高、儋州等地黎汉农民起义后,在岭门、南丰、悯安等各地分置。局长均委任汉族地方官吏充任,局之下设黎团总长,可由当地汉族或黎族封建地主担

  • 思慕部

    原为靺鞨诸部之一,后为黑水靺鞨16部中的一部。《新唐书》称其在“黑水西北”,约居住在牛满江(前苏联布列亚河)和恒滚河(前苏联阿姆贡河)上游地区,但说法不一:一说在精奇里江和牛满江上游地区,或指在前苏联

  • 吴尧

    怒语音译。解放前云南省碧江县一些怒族村寨专供未婚青年男女在晚上进行社交和住宿的公房。解放前当地怒族青年男女在遵守氏族外婚的原则下可以自由结交情人,婚前性关系也比较自由,有些地区的怒族初婚的男女还允许有

  • 太波嘎列

    门巴族民间叙事诗。相传由诗中的主人公太波嘎列创作。全诗分牛的降生、牵牛、放牧、搭帐蓬、拴牧犬、挤牛奶、打酥油、迁牧场等共14章,458行。叙述传说中的门巴族牧业始祖太波嘎列艰难创业,为民造福的经历。反

  • 萨尔浒之战

    明与后金国的战争之一。“萨尔浒”,满语意为“犁挽钩”。明朝为维持其在辽东的统治,于万历四十六年(后金天命三年,1618),以杨镐为辽东经略,调集10余万军队(号称47万),企图一举歼灭后金。次年三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