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社党
清末朝廷内部分满族贵族组成的党派名称。宣统末年(1911)至民国元年(1912),以皇族肃亲王善耆、载涛、载洵、载泽、溥伟,以及毓朗、铁良、良弼等人为首筹备成立。宗旨是反对共和、反对南北议和和清帝退位,主张君主立宪以维持摇摇欲坠的清朝统治,提倡外联群帅,内安当国,力图对起义军进行严厉镇压。在御前会议期间,与袁世凯等发生冲突。1912年,核心人物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后,势衰,残余势力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潜伏天津及东北等地进行复辟活动,企图在东北另立小朝廷来对抗革命。
清末朝廷内部分满族贵族组成的党派名称。宣统末年(1911)至民国元年(1912),以皇族肃亲王善耆、载涛、载洵、载泽、溥伟,以及毓朗、铁良、良弼等人为首筹备成立。宗旨是反对共和、反对南北议和和清帝退位,主张君主立宪以维持摇摇欲坠的清朝统治,提倡外联群帅,内安当国,力图对起义军进行严厉镇压。在御前会议期间,与袁世凯等发生冲突。1912年,核心人物良弼被革命党人彭家珍炸死后,势衰,残余势力在日本帝国主义扶持下,潜伏天津及东北等地进行复辟活动,企图在东北另立小朝廷来对抗革命。
见“阿速江卫”(1223页)。
南北朝时期柔然建立的古城。柔然可汗丑奴(508—520年在位)时所建,为柔然建立城郭之始。柔然为游牧民族,随水草畜牧,以毡帐为居。北魏熙平元年(516),丑奴西征,大破高车,复其旧土,“始筑城郭,名曰
清代对漠西蒙古诸部的总称。又译额鲁特。一说蒙语ogeled(高大、壮大)之汉译,原为卫拉特蒙古具体部落(卫拉特联盟中处于魁首之部落)名,后逐渐与卫拉特通用;一说为蒙语留下来之意。国外学者又往往沿袭突厥
黄帽派喇嘛庙。俗称“前寺”。位于今河北省承德市郊。康熙五十二年(1713),清朝政府为庆祝玄烨60寿辰,迎接蒙古各部王公朝觐而建。形制仿汉式寺庙。额以汉、满、蒙三体文字书写,内有天王殿3楹。正殿7楹,
西域古地区名。见《新唐书·西域传》。《辽史·天祚本纪》载:西辽主耶律大石至寻思干(今撒马尔罕)。西域诸国举兵10万,号忽儿珊,来拒战。大石三军俱进,忽儿珊大败。呼罗珊与忽儿珊为同名异译,波斯语,义为“
明代藏区土司机构名。洪武七年(1374)十二月置。辖地在今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西北境。其地与明廷保持密切的政治、经济、文化往来,贡使每年赴京贡马及方物,获回赐如例。其官员依明土官袭替成例承袭。
藏语音译。吐蕃官名。长庆《唐蕃会盟碑》有载。系执掌经济财务的官员,有时也与军队中的筹粮及军需筹算相关。“资悉波”为执掌会计事务的官员,“折逋”意为“大”,约相当于大会计使。
见“卒本夫余”(1497页)。
匈奴语音译。意为“冢”。《史记集解》引张华语:“匈奴名冢曰逗落。”《史记·匈奴列传》:“其送死,有棺椁金银衣裘,而无封树丧服。”匈奴人对其极为重视,汉昭帝(公元前87—前74年)时,因乌桓掘前单于冢,
拉祜语音译,意为“老姑娘”。详见“敲哈毛”(246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