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代舞
蒙古族民间传统舞蹈。约产生于明末清初,发祥于科尔沁草原的南端,即今内蒙古哲里木盟库伦旗一带。经三、四百年之发展、演变,广泛流行于内蒙古农牧区各族群众中。复经专业人员的加工、升华,展现于舞台上。民间流传着各种起源的故事,一说从前有一位贫苦的老牧民,与他相依为命的女儿患了重病,久治不愈,于是套起※勒勒车,载着女儿四处求医,途中车陷轴折,老人绝望地哭诉自己的不幸,边唱边舞,女儿听见歌声,精神振作,病情好转,遂产生此舞,故后人跳此舞时,常在中间置一勒勒车或一截车轴,众人围车而歌舞;一说有一个叫安代的美丽姑娘,爱上了一个叫登代的英俊少年,但安代被迫嫁给了他人,婚事极不遂心,忧郁成疾,登代得知后,常到安代门前唱歌安慰她,乡亲们非常同情他俩的不幸,于是也随之边唱边舞;一说安代是精灵的名字,酷爱歌舞,常附在心情忧郁的妇女身上,引起疾病,众人必须以歌舞为病人求得解脱,故此舞最初有驱除病魔,祈求神灵保佑的迷信色彩。该舞原以歌为主,舞蹈动作简单,称作“唱安代”。经过长期演变,内容日益丰富多彩,曲调发展至30余种,手势舞步亦达20多套。跳时,人数多少不拘,男女老少均可参加,每人手持一条手帕或彩绸,由一位歌手领唱,众人相和,边唱边舞,歌词即兴编制,动作朴实奔放,节奏强烈,感染力强,深受农牧民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