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娘·定埃增

娘·定埃增

?—838

唐代吐蕃名僧,赞普赤德松赞时的参政高僧。又称“娘·定增桑布”。曾获“钵阐布”称号,故又称“钵阐布定埃增”或“钵德娘·定埃增”。初任赞普幼年之师僧,为吐蕃史上第一位赞普的“师长”,深受器重。后助赞普消除障碍,取得政权,并“常为社稷献策”,为赞普献贡纳赋,“忠贞不二”。因持守臣民之礼,遵比丘教规,被吐蕃臣工奉为楷模,被委任为平章政事。与钵阐布勃兰卡贝吉云丹致力于唐蕃和好,参预厘定吐蕃文字,确立吐蕃译经原则,对吐蕃文字的改进和译经事业起了重要作用。因功绩显著,赞普赤德松赞在拉萨东北之谐拉康寺,特为其树碑以褒其功。碑文两次申明,无赞普下诏,永保其后代官职及诰身名位;有罪不株连后代旁系;其所有奴隶、牧场、草料、园林等,始终由其后代承袭,不没收,不转赠;碑文所记事项,永不得更改。由于积极支持赞普王族及推行佛教,招致政敌仇恨,唐开成三年(838),达磨赞普当权,开始反对佛教,被害,其传承遂绝。

猜你喜欢

  • 翟鼠

    十六国时期中山敕勒(丁零)族首领。约晋永嘉三年(309),当石勒攻掠并州山北诸郡时,归降。建兴四年(316),趁中山(今河北定县)、常山(今河北元氏县西北)一带蝗灾严重,率领不堪忍受石勒统治和压迫的丁

  • 古八部

    ①契丹初兴时部落总称。一说“八”为泛指,非实数,东北古代民族多此用法,如室韦八部、敌烈八部、婆里八部等。一说即奇首八部,“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辽史》卷32)或

  • 寿昌钱

    现仅见契丹小字钱币。出土情况不详。现载中国历史博物馆。圆形,方孔,直径2.4厘米,正面铸契丹小字4字,其意一说为“福寿太平”;一说“寿长福德”,或“寿长福多”。

  • 六镇

    北魏在平城以北所设六个军事重镇合称。北魏初年为拱卫京城,防御柔然南扰及镇抚北方诸族,在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以北,阴山南北,自西而东设置沃野(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怀朔(今内蒙古固原县西南)、武

  • 达布隆

    德昂语音译,亦作达朴隆,意为“伙头”。旧时云南德昂族村寨中办理公共事务者。初由群众公选产生,若办事不公,群众有权罢免。至近代多数已世袭,或由当地土司直接任免。与※达基格共同协助※达吉岗处理村寨事务,诸

  • 班禅、达赖争觐

    光绪三十二年(1906),九世班禅却吉尼玛被胁迫赴印度返藏后,请驻藏大臣代奏,拟由北路亲赴北京觐见,面陈藏事。掌办达赖喇嘛事务之※商上闻讯,集议数日,以英军侵略拉萨时,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曾拟入京

  • 芒市御夷长官司

    云南土司名。明正统八年(1443)置。治所在今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芒市。辖境为今云南潞西县大部及龙陵县部分地区。旧名“怒谋”,又称“大枯赕”。至元十三年(1276)置茫施路军民总管府。明洪武十

  • 缥甸军民总管府

    元代土司名。《元史·地理志》有“缥甸军民府”,但无注。《新元史·地理志》谓后至元元年(1335)置缥甸散府。缥甸之名屡见于《元史·爱鲁传》:“至元五年(1268)从云南征金齿诸部,蛮兵万人,绝缥甸路”

  • 铁利府

    渤海王国置。为渤海15府之一。领广、汾、蒲、海、义、归6州。治广州,故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或说在前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即伯力)附近;也有笼统说在黑龙江地方,旧有依《辽史》指在今辽宁沈阳市附近

  • 格纳坦

    托忒语,“临时”之意。准噶尔统治天山南路时在南疆各城征收的一种赋税。无一定数额。每城或4千、5千腾格(白银1两)不等。据说此税是供准噶尔官员充当差使时的经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