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女真

女真

五代至明末民族名。一作女直、女质、虑真。源于黑水靺鞨,发展中有部分渤海、契丹、蒙古等族人加入。唐初,靺鞨诸部以粟末靺鞨和黑水靺鞨最强盛,后粟末靺鞨建立渤海国,黑水靺鞨为共役属。五代时阿保机灭渤海,黑水靺鞨转附契丹,称女真。后避辽兴宗耶律宗真讳,改称女直,又讹为女质。10世纪初,分布在今长白山北,松花江、黑龙江中下游,东至日本海的广大地区。从事渔猎,习养猪等家畜。南部女真人已有农业,产粟、麦等。辽主阿保机虑其“为患”,施行分而治之的民族压迫政策,诱其“强宗大姓”数千户移置辽阳之南,编入辽朝户籍,称为曷苏馆(女真语,“藩离”,即屏障、拱卫、门墙的意思;或称熟女真),从此遂有熟女真、生女真、回霸、东海女真等别称。辽朝在女真各部住地分别设大王府、王府,以其首领为大王、王,分管其民。北宋初,生女真以完颜部为核心迅速发展,在首领绥可领导下,迁居按出虎水(今黑龙江省阿什河)一带,营建庐室定居,从事农业生产;以后其首领乌古迺又从邻国输入铁器,提高社会生产力,出现私有制、阶级分化,开始向阶级社会过渡。北宋末(12世纪初),生女真不堪契丹贵族压榨,在阿骨打领导下起兵反辽,统一女真各部,宋政和五年(1115年),建立大金国奴隶制政权,定朝仪,创制女真文字。其弟吴乞买继位,联北宋灭辽,复推翻北宋。共传9世,历120年。辖境东临海,西接蒙古、西夏,南达淮河中流与秦岭,北至外兴安岭。迁居中原的女真人,与汉人杂居共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为封建制。约在金世宗时(1161—1189年在位),民族特色已基本消失,金亡后,成为元代“汉人”的一部分。留居东北故地者,社会发展较慢,特别是居于松花江和黑龙江中下游、乌苏里江一带者,仍处在以渔猎为主的原始社会阶段;元代,属水达达路管辖,尚无市井城廓,逐水草而居,以渔猎为生。元末明初,散居今松花江和黑龙江中下游者,开始南迁,至明中叶逐渐定居下来。明人按其住地和社会发展状况,分别称之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野人女真,其下又各有若干部落。明朝在女真分布区内置都指挥使司、卫、所等各级行政机构,管理军政事务。明末,各部互争雄长,努尔哈赤起而统一各部,其绝大多数遂成为满族的主要组成部分。未加入满族共同体的,逐渐有了黑斤(今赫哲)、索伦(今鄂温克)、鄂伦春等新的族称。

猜你喜欢

  • 血亲复仇

    见“血族复仇”(821页)。

  • 重光

    高昌国王麹文泰年号。620—623年,凡4年。一说为麹伯雅年号。

  • 代来城

    地名。又称悦跋城。故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及达拉特旗界内。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刘卫辰被前秦苻坚封为西单于后,驻屯于此,督摄河西诸族。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刘卫辰为北魏所破,失城出走,后为部下所杀

  • 胡布山

    古山名。所指众说不一,或认为是大兴安岭北段之伊勒呼里山或格尔布尔山;一说是今外兴安岭南麓支脉扎格德山(旧称雅玛岭);也有说是前苏联境内之布列亚山。南北朝至隋之钵室韦依此山而居。

  • 密罗簇

    明代藏族部落名。一作密落簇。属罕东卫,在今青海西北部。有2400余帐,17300余人。永乐二十二年(1424),以明朝中官乔来喜、邓诚使乌思藏,过毕力术江黄羊川时,为安定卫指挥哈三孙散哥及曲先卫指挥散

  • 斯结

    铁勒诸部之一。又作思结。游牧于土拉河北。先后附属突厥汗国、薛延陀汗国。唐贞观十五年(641),为唐将李世绩破于五台县,失众千余。二十年(646),薛延陀汗国亡,其首领乌碎入朝。次年,唐以其地置卢山都督

  • 东北边防辑要

    书名。※曹廷杰撰。2卷。清光绪十一年(1885)成书。该书博采群书、档册和访问记,记述东北古代战守险要及边界沿革等,时时上至先秦肃慎,下至清末;范围远及外兴安岭及库页岛;事涉邻近诸国;首次记载了明奴儿

  • 都定臣

    约1916—1937民国初四川彝族土司。又名阿郭日哈,小名都四四(系都龙光第四妻所生),俗名都小官。都龙光之子。少年即任阿都正长官司兼副长官司(治今四川凉山州普格县西北鱼水坡)长官。时逢军阀割据,战乱

  • 墨尔根城

    地名。即今嫩江县城。位于齐齐哈尔城北435里,诺尼江(嫩江)南岸。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建。二十九年至三十九年,黑龙江将军移驻于此。同时以副都统、城守尉官兵镇守。清初至民国年间,八旗驻防官兵及迁入

  • 总圈头

    旧时裕固族部落组织中的职称。亦称大圈头。肃南县康乐地区称为辅帮。为协助※头目处理本部落日常行政事务的总管家。由头目委派近亲或大户(牧主及富牧)充任,一般任期1年或3年,可以连任。有一定封建特权,代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