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里米
辽金时东北部族名。一作咬里没、阿里眉、鄂罗木、阿里玛。活动于今黑龙江东北一带。其中心在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附近的鄂里米(今黑龙江绥滨西敖来村)。与※剖阿里、※盆奴里(蒲奴里)、※越里笃、※越里吉合称为※五国部。辽圣宗(982—1031)时归辽,辽置五国部,为圣宗34部之一。部民仍居本土,以镇东北边境。隶北府,部族军属黄龙府都部署司。兴宗重熙六年(1037),因部民流亡,诏罢五国酋帅,设契丹节度使领之。
辽金时东北部族名。一作咬里没、阿里眉、鄂罗木、阿里玛。活动于今黑龙江东北一带。其中心在松花江与黑龙江汇合处附近的鄂里米(今黑龙江绥滨西敖来村)。与※剖阿里、※盆奴里(蒲奴里)、※越里笃、※越里吉合称为※五国部。辽圣宗(982—1031)时归辽,辽置五国部,为圣宗34部之一。部民仍居本土,以镇东北边境。隶北府,部族军属黄龙府都部署司。兴宗重熙六年(1037),因部民流亡,诏罢五国酋帅,设契丹节度使领之。
1583—1645清初将领。满洲正红旗人。瑚尔哈氏。天命四年(1619),同兄纳罕泰携属百余户归附后金,授佐领。天聪三年(1629),任护军参领,从太宗征明,至遵化。五年,随军征大凌河城,斩获甚众。八
元代地名。岭北地区重要屯田基地之一,与称海齐名。位于岭北行省西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一作二十二年),并和林屯田军千人入五条河。成宗大德三年(1299)并于称海。仁宗延祐三年(1316),罢称
唐代云南碑刻。在今安宁县大石庄葱蒙卧山上。武则天圣历元年(698)立。时武后易国号为周,故碑额题《大周故河东州刺史之碑》。成都人间丘钧撰文,王仁求长子王善宝书写。碑高281厘米,宽150厘米,凡34行
见“乌兹别克汗国”(351页)。
见“耶律倍”(1303页)。
元朝封爵。为诸王第三等级封号之一,授驼纽金印。延祐三年(1316),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驸马始封。其子帖睦尔普化、篯吉、太平奴以及月鲁帖木儿及其子桑哥等先后袭封。
①契丹符契。圆形,尺寸不详,上方另有圆孔,可穿绳。镀金,缕刻契丹大字“” (意“朕”)。于内侍左承宣处收掌,用黑漆匣盛,每日于皇帝面前呈封一遍。国有紧急事,皇帝亲授使者,使者带于项下,
?—1196西夏宗王。党项羌族。夏仁宗李仁孝族弟。初封郡王。深沉有器度。以任得敬擅权危国,诬杀宗亲,故深自韬晦,口不言国事。及仁宗谋诛任得敬,于夏乾祐元年(1170)奉仁宗命,设计诱捕得敬党羽,得敬伏
参见“奥米”(2252页)。
旧时藏区差役名。藏语称“扎差”或“扎加”。又称喇嘛差。唐吐蕃时曾有过“三户养僧”或“七户养僧”制,即强制性令七户人家供养一名僧人的生活费用。未见强迫出家为僧的记载。大约清季中晚期,随着封建农奴制的没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