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夷俗记

夷俗记

书名。亦名《北虏风俗》。明朝兵部尚书萧大亨著。成书于万历二十二年(1594)。书前有作者自序,正文由匹配、生育、分家、治奸、治盗、听讼、葬埋、崇佛、待宾、尊师、耕猎、食用、帽衣、敬上、禁忌、牧养、习尚、教战、战阵和贡市等20章组成。内容记述明代蒙古族(主要是东蒙古土默特、鄂尔多斯等部)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经济生活、法律制度、军事组织、兵力兵器、习尚禁忌和宗教信仰等风俗习惯。作者自嘉靖四十一年(1562)起,任山西榆次县令,后历任宁夏粮储郎中、宁夏巡抚、宣大总督等边关要职。数十年中留心边务,注意蒙古内情,根据其见闻,撰成是书。自云著书之宗旨是告诫人们,蒙古虽强,但只要熟悉“虏情”、“弃我所短,习虏所长”,改善边防,加强战备,亦可战而胜之。故在书中带有对蒙古族的敌意和歧视观点。排除其错误观点,此书为研究明代蒙古族军政制度、风俗习惯等方面较完整而十分珍贵的资料,可与※《俺答汗法典》、※《蒙古源流》等蒙文文献相参证。该书有旧抄本,题名《北虏风俗》,并附《北虏世系》。明万历刻本《宝颜堂秘笈》中作《夷俗记》,无序言及世系。清代刻本均作《夷俗记》。还收入《明宁攘全编》、《广百川学海丛书》、《续说郛》等丛书中。美国学者塞瑞斯将该书译成英文,并作了详细注释,刊载于《华裔学志》1945年第10卷。

猜你喜欢

  • 专名制

    参见“通名制”(1968页)。

  • 可汗浮图城

    见“金满城”(1476页)。

  • 胜剌哈

    见“胜纳哈儿”(1713页)。

  • 锡伯西迁

    指清代乾隆中期锡伯族徙居新疆之事。乾隆二十四年(1759),清军统一西北地区后,清朝政府为安定当地局势,于伊犁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为派驻天山南北行政长官;设参赞大臣、办事大臣、领队大臣分驻全疆各地

  • 傈僳语、拉祜语音译,意为“鬼”或“精灵”。旧时傈僳族、拉祜族原始宗教观念之一。主要有奥沙尼(天鬼)、海夸尼(家鬼)、爱杜斯尼(水鬼)、米司尼(山鬼),加古尼(路鬼)等30多种。每当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不

  • 陇西四川总摄

    元代管理陇西、四川佛教寺院僧尼之僧官。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后改名宣政院),命八思巴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元军取陇西、四川各地,置僧官以总摄当地佛教事务,隶总制院或宣政院。至

  • 台吉

    历史上蒙古、维吾尔、哈萨克、藏等族贵族尊称。源自汉语“太子”。初见于蒙古国时期。原只用于皇子。皇太子称“鸿台吉”,诸子称“台吉”。后演变为也速该把阿秃儿和成吉思汗后裔通称。各级台吉,均为同一族系(同骨

  • 完颜言

    即“完颜乌带”(1149页)。

  • 归潜志

    书名。史料笔记。金末元初人刘祁撰。14卷。书成于甲午、乙未(1234—1235)之际。祁(1203—1250)字京叔,浑源(今属山西)人。世代仕金。金亡逃离汴京(今开封),辗转北归故里,躬耕自给,筑室

  • 化哥

    见“耶律化哥”(130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