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葬
葬式之一。大致可分两种类型:西藏和川西北地区藏族人死停丧数日,由喇嘛择吉日将死者运至本部落天葬场。群鹰闻声即至,争相啄食,以食尽为吉。故亦称“鸟葬”。在蒙古族牧区则行“野葬”。将死者运至荒野。置放于地。次晨,家人往视,若尸体被野兽食尽,皆大欢喜;若未食或食而不尽,则为不吉。藏族的鸟葬,一说来源于印度佛经中“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的故事。另说系中国本土的产物,只是佛教传入西藏后鸟葬才具有某些佛教色彩。至于蒙族的野葬则被认为是同古代“弃尸”之俗有关。
葬式之一。大致可分两种类型:西藏和川西北地区藏族人死停丧数日,由喇嘛择吉日将死者运至本部落天葬场。群鹰闻声即至,争相啄食,以食尽为吉。故亦称“鸟葬”。在蒙古族牧区则行“野葬”。将死者运至荒野。置放于地。次晨,家人往视,若尸体被野兽食尽,皆大欢喜;若未食或食而不尽,则为不吉。藏族的鸟葬,一说来源于印度佛经中“舍身饲虎、割肉贸鸽”的故事。另说系中国本土的产物,只是佛教传入西藏后鸟葬才具有某些佛教色彩。至于蒙族的野葬则被认为是同古代“弃尸”之俗有关。
①西域古国名。又作丘兹、屈支、屈茨、鸠兹等。王治延城(今新疆库车县境)。其王白姓。西汉武帝(前141—前87年在位)时有户6900余,口80000余,兵2100余。国王之下设大都尉丞、辅国侯、安国侯、
①元代伊斯兰教徒中的一种称谓。宋代汉译打厮蛮,亦译大石马、达失蛮、达识蛮。源于波斯语,意为“明哲的人”。元代该词使用颇广:一般指伊斯兰教学者,在文献中,常与僧、道、也里可温(基督教教士)并称;有时也泛
西夏职官。西夏文《官阶封号表》载为权位之一。西夏语音“六合尼正”,与中等司等位。参见“官阶封号表”(1532页)。
?—1232金朝太子。女真族。完颜氏。卫绍王子。大安元年(1209),封胙王,为左丞相。翌年八月,立为皇太子。至宁元年(1213),父被胡沙虎杀,与兄弟皆废居中都(今北京)。宣宗贞祐二年(1214),
西夏监军司名。全称卓啰和南监军司。夏景宗李元昊建国时所建,为西夏初期十二监军司之一。驻地在黄河北喀罗川(今甘肃境内庄浪河)东卓啰城(今红城子)。备青海吐蕃与宋熙、河二州。
见“乙林免”(4页)和“阿点夷离的”(1237页)。
蒙古语音译,意为“天”。又作腾吉里、腾格力。古代蒙古人信奉原始萨满教,相信万物有灵,尤敬天地,视天(腾格里)为宇宙万物的主宰、生命的源泉而加以崇拜,极为敬畏,遇事“必曰托着长生天底气力”,“彼所欲为之
参见“科布多”(1674页)。
1876—1954近代书画家。号小波。安徽省太和县城关人。回族。请末书画家马存一之子。幼年随父习书作画,好学深思,颇得书画之三昧。擅长梅、兰、竹、菊,与画家米建凯同龄,自幼成莫逆之交,经常互相切磋技艺
藏语音译。①藏族对出家女子的称呼。②旧时门巴族本教女巫之一。民主改革前流行于部分门巴族地区。多由久病痊愈者拜学成。传说为女神的化身。主持请神治病。作法时,常头戴圆形银饰,颈挂串珠,肩披红布。端坐在供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