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理国

大理国

古国名。五代后晋天福二年(937)云南白蛮大姓段思平建立的封建政权。都羊苴咩城(在今云南大理旧县城西),辖今云南全境、四川西南部等地,分八府、四郡、三十七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冶铸技术均较发达,生产水平接近汉族。主要以马匹与内地进行贸易。宋朝曾册封其主为云南节度使、大理王。国内通用汉文,推崇佛教。在其主要辖区以封建领主制代替南诏的奴隶制,官制仍沿用南诏以来的清平官、布燮、九爽、演习等称号,白族大姓段氏、高氏、董氏等及其贵族领主。宋神宗元丰十三年(1080),权臣杨义贞杀第十二世国王段廉义,自立为王,在位仅四个月即被鄯阐侯高智升、高开泰讨灭,立段寿辉为国王。宋哲宗绍圣元年(1094),第十四世国王段正明避位为僧,国人立高开泰为王,改国号为大中国,段氏大理国中断。绍圣三年(1096),高泰明奉父高开泰遗命,归王位与段正淳,此后大理国又称后理国。南宋宝祐元年(1253),忽必烈征云南,次年灭大理。后元朝建云南行省,大理皇族段氏被任为世袭总管,原军政官员多受封为云南各地土司。大理国传二十二世,凡316年。(图表见下页)

附: 大理国世系

猜你喜欢

  • 阿力路协领公署

    见“阿力路”(1199页)。

  • 郎氏

    匈奴姓氏。原为氏族名,后成为姓氏。汉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南匈奴呼韩邪单于入居西河(今内蒙古东胜县东南)后,郎氏骨都侯驻屯定襄(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领部众助汉戍边,御北匈奴。

  • 崩波岭

    珞巴族博嘎尔部落方言音译,猎获野牦牛后举行的仪式名称。珞巴族风俗。流行于西藏自治区米林县以南的珞瑜地方。届时,将野牦牛头的左角悬挂一只宰好的鸡,右角套一个鸡蛋壳,捆上一些洒有酒和米粉的竹屑,另有背筐把

  • 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书名。南宋李心传撰,为所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的姊妹篇。40卷。记南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史事。始建炎元年(1127),迄嘉泰二年(1202),记70余年间有关诸事605项。有甲乙两集。甲集20

  • 秃河

    河流名。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发源于内蒙古境内虎图山之西麓和克什克腾东北哈尔喀那太山北麓,与古尔图河和阿尔达图河合,西北流,经乌珠穆沁右翼北境,为阿达可池。清代迄今,沿河为克什克腾、乌珠穆沁等旗游牧之

  • 傣语音译。云南傣族古代秤银子的计量单位。“罢”相当于3厘。

  • 大藏经

    我国佛学典籍译著大丛书的总称。现称中华大藏经。简称藏经。有汉文、藏文、西夏文、蒙古文、满文本,主要为汉文、藏文本两种。汉文大藏经为经部、律部、论部三藏,公元6世纪前期南梁时始行编译,隋代以前称一切经,

  • 永宁直隶州

    行政区划名。清光绪年间改叙永厅置。治所在今四川叙永县。明为叙州府。清顺治(1644—1661)初,因明制,析永宁卫隶贵州威宁府。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卫为县。雍正五年(1727),厅地并入县,改

  • 喜利妈妈

    解放前锡伯族供奉之神。锡伯语,意谓“延续后代的娘娘神”。其形制是:用一条两丈多长丝绳,挂上小弓箭、布条小箭袋、小摇篮、背式骨(猪、羊膝拐骨)等物。平时将丝绳装入袋内,挂于上房西屋西北角。至除夕时始取出

  • 清理地亩总局

    内蒙古西部清理地亩的机构。民国三年(1914)二月成立,吕均任局长,胡懋铖任副局长。下设两处,办理归绥(治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八县已垦余地及土默特地亩事宜。曾制订《清理地亩总局简章》6章20条。同时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