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大渤海国

大渤海国

辽末渤海人所建抗辽政权名。※高永昌创建。辽天庆六年(1116)正月,辽东京裨将渤海人高永昌据东京(今辽宁辽阳市)举兵反辽,称大渤海皇帝(一作国号大元),建元隆基(一作应顺)。是年五月,在辽军和金兵围攻下,高永昌被其下属挞不野擒献金将斡鲁,被杀。国亡。参见“高永昌”(1912页)。

猜你喜欢

  • 弘善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红山寺。在青海民和县。因位于白家藏,故又称白家藏寺。建于清初,原址在一红石山上。道光年间(1821—1850),建有大经堂、三世佛殿、护法殿等。初为唐尔垣寺属寺,后独立。寺内藏有顺治

  • 乙室活部

    契丹部落名。为※遥辇氏部落联盟时期的一部落。遥辇氏是继※大贺氏后至契丹开国前最后一个部落联盟,相当于唐开元十八年(730)至后梁开平元年(907)。联盟组成时有8部,乙室活部为其一,※阻午可汗时,析为

  • 杨鼐

    明代白族学者。号敬庵。云南大理府太和县(今大理)人。弘治二年(1489)中举人,官至黄州府(治今湖北黄冈县)通判,为官以精明惠爱见称。致仕后,归故里40余年,闭户研读经史,手不释卷,颇受乡人爱戴,寿百

  • 督罕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亦作托罕河卫。永乐九年(1411)二月,督罕提吉儿女真首领马吉尔等来朝,以其居地置此卫,命马吉尔为指挥。说在前苏联鄂霍次克海西岸土古尔(图呼勒)河流域。次年十月,授辽海卫

  • 胡笃堇

    见“耶律弘古”(1308页)。

  • 西征纪略

    书名。清殷化行撰。一卷。载述康熙三十五年(1696)、三十六年作者扈从康熙帝征伐准噶尔部噶尔丹的大事记。记事始于康熙三十四年冬,迄于三十六年八月十一日。书中对清军进军路线,战略部署,以及昭莫多战役情况

  • 达木林达尔达克

    ?—1901清末蒙古王公。内蒙古敖汉旗人,博尔济吉特氏,色丹诺尔多克子。光绪五年(1879),继承札萨克多罗郡王位。俗称“大胡子王”。十七年(1891),以金丹道教起事,将家迁召格图。本人遭义军包围,

  • 永谢布万户

    明代东蒙古※六万户之一。亦译永邵卜、应绍不、雍谢布等。属※右翼三万户。一说其名称源于元代的云需府。据《皇明北虏考》等汉籍载,该万户由十营组成,称阿速(阿苏特)、哈剌嗔(喀喇沁)、舍奴郎、孛来(布里雅特

  • 缅语支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语支之一。也有人主张它与彝语支合并,成为缅彝语支。主要分布在缅甸。我国境内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也有少量分布。中国境内缅语支的语言主要有阿昌语、载瓦语。此外,浪速、勒期、波拉等是

  • 牢城军

    金代京师防城军的一部分。由曾因盗窃之类而犯罪者组成,以充防筑之役。城防建筑中苦累之役皆由此等人承当。世宗大定十七年(1177),改为武卫军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