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夏琼寺

夏琼寺

藏传佛教寺院。亦称夏群寺、夏冲寺、沙冲寺等。在青海化隆县。因该寺后山崖形如展翅之鹫鸟,故名。始建于元至正九年(1349),为青海最古老寺院之一。创建者为宗喀巴启蒙老师曲结顿珠仁钦,俗称曲结多仁波旦。为宗喀巴早年学经之地,被称为格鲁派之源。早期建筑有大护法殿、大神殿等。明洪武十八年(1385),顿珠仁钦圆寂,其灵骨存寺内灵塔中,并建灵塔殿。万历十一年(1583),三世达赖索南嘉措应邀赴内蒙,途经该寺,赐金将该塔改为镏金铜塔。18世纪初,七世达赖格桑嘉措赐金铺盖灵塔殿金顶。另有文殊殿等。天启三年(1623),该寺法台强巴林巴·丹巴仁钦创建显宗学院。清乾隆十二年(1747),拉萨下密院高僧曼仁巴阿旺扎西建密宗学院;五十八年(1793),第三世西纳活佛崔臣达吉建医明学院,嘉庆七年(1802)改时轮学院。寺内原有大小建筑群27处,佛殿、僧舍共2000余间,有“文殊修行洞”、“弥勒望河”塑像等古迹。盛时有僧3000人,大小活佛拉让25座,以德央仓、贝斯仓、堪布仓和夏玛尔仓,为著名四大活佛。此寺屡出名僧,闻于藏区,甚受清朝重视。乾隆五十三年(1788),赐此寺汉、藏、蒙、满四体文字之“法净寺”紫匾,自此,每年拨专款供养。此寺初建时为噶丹派,后成为格鲁派寺院,采用色拉寺教程,属色拉寺系统。乾隆三十七年(1772),三世却藏阿旺图登旺秋任该寺第39任总法台,建大经堂。自此,历辈却藏活佛为该寺寺主,成为佑宁寺属寺之一。

猜你喜欢

  • 剑川海门口遗址

    云南铜石并用文化遗址之一。地点在今剑川县海门口。1957年兴修水利挖掘河道时发现。为湖滨村落遗址,有成排的木桩柱224根,其房屋为南方式高脚房。出土大量石器、陶器、骨器和少量铜器。石器多数为通体磨光的

  • 德斯库

    见“阿哈玛法”(1227页)。

  • 月举连赤海牙

    ?—1304元朝将领。畏兀儿人。初从宪宗蒙哥征宋,攻合州钓鱼山(今四川合川县东),奉命制药以疗军疫,以功受赏。继从诸王蒙哥都征云南,屡胜。中统元年(1260),与按竺迩等领兵讨浑都海、阿蓝答儿叛军。至

  • 汉书

    纪传体断代史书。又名《前汉书》。东汉班固(公元32—92年)撰。120卷。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今陕西咸阳市东)人。官兰台令史、中护军。其父班彪曾作《后传》65篇以续补《史记》,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

  • 石观保

    ?—1847清道光年间苗民起义首领。湖南乾州(今吉首)大河寨人。苗族。家贫,少年习武。因不堪地主、官吏剥削,用苗族民间“合款”的组织形式,发动群众抗粮抗租。道光二十四年(1844),向官府提出减免屯租

  • 罗苴子统

    见“罗苴子”(1416页)。

  • 庆祥

    ?—1826清朝将领。蒙古正白旗人。图博特氏。大学士※保宁子。乾隆六年(1795),由监生授蓝翎侍卫。嘉庆四年(1799),升三等侍卫,八年,升二等侍卫。十三年(1808),袭三等义烈公爵,授散秩大臣

  • 彭措南杰

    1586—1621明末卫藏藏巴汗地方政权建立者。又作藏巴汗噶玛彭措南杰。藏族。兴厦巴后人。其父才丹多吉在噶玛派及青海却图汗支持下,控制日喀则及其附近地区,建政,有第巴藏巴(即藏巴汗)之称。父卒,嗣位。

  • 阿萨兰回鹘

    即西州回鹘。因其王称阿萨兰汗故名。参见“西州回鹘”(703页)。

  • 大拱北清真寺

    中国伊斯兰教古寺。寺址在甘肃省临夏市西北。始建于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是在大拱北门宦教派的创始人祁静一(1656—1719)的墓园基础上,逐步扩大建成。民国初曾遭兵燹,古物古画被毁,后逐渐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