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圣母寺四面造像碑

圣母寺四面造像碑

古碑铭。又称荔非道庆造像碑。北周保定四年(564)立。原存陕西蒲城县东北20里雷村。《金石萃编》、《八琼室金石补正》等均有著录。碑云造像者150人,实际可识者122人。其中羌人姓氏雷28,昨和19,屈南9,罕开8,党7,荔非3,※同��3,※钳耳(虔人)2,※弥姐2,地连(※滇零)1,共82人,占可识人数的67%以上。是了解南北朝时期当地民族状况的历史文物。

猜你喜欢

  • 褚巴

    藏语音译,亦译“秋巴”、“处巴”,汉语称“藏袍”。藏族、门巴族的主要服装。流行于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多用※氆氇缝制,又称毪衫。考究者用“细贴”(高级氆氇)或机制作面,以布或皮为里。有黑、本白或

  • 六番招讨使司

    元代宣政院所辖吐蕃等路地方官署名。至元元年(1264),置总制院,命乌思藏高僧八思巴国师(后升号帝师)领院事,以管理全国佛教及吐蕃全境事务;二十五年(1288),改总制院为宣政院,仍以帝师领院事。宣政

  • 囊哈尔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满洲源流流考》改作农额勒卫。永乐十年(1412)八月,奴儿干、乞列迷、伏里其、囊加儿等处女真首领准土奴、塔失等178人来朝贡方物,以其居地置卫,与只儿蛮等10卫同时设立

  • 丁莲

    清代官员、经学家。字菁若。福建晋江(今属泉州市)人。回族。进士丁天禧之子。幼孤力学,康熙五十二年(1713)中进士。任兴化教授,学行纯谨,后掌福州鳌峰书院,教士一循白鹿洞书院之规,多所成就。雍正(17

  • 豆卢瑑

    ?—879唐朝大臣。字希真。河东(今山西境)人。先世鲜卑豆卢氏。祖豆卢愿、父豆卢籍,皆以进士擢第。大中十三年(859),登进士科。咸通(860—874)末,累迁兵部员外郎,转户部郎中知制诰,召充翰林学

  • 马会伯

    ?—1736清朝将领。陕西宁夏(今宁夏区银川市)人。回族。康熙三十九年(1700)一甲一名武进士,授头等侍卫。四十五年(1706),授直隶昌平参将,累迁云南永北总兵。五十九年(1720),与总兵赵坤率

  • 额尔德尼昭之战

    清军与准噶尔部噶尔丹策零间的一次战役。雍正十年(1732)七月,噶尔丹策零偕小策凌敦多布统兵犯喀尔喀蒙古,谋掠额尔德尼昭(汉籍名光显寺),迫哲布尊丹巴呼图克图避徙多伦诺尔。继称师塔密尔,掳喀尔喀副将军

  • 大元

    见“大渤海国”(96页)。

  • 闹火把

    苗族丧俗。亦称舅家闹火把。苗族遇有丧亡,依俗须及时向舅家报丧,并在埋葬之前,于庭院或楼门边举行“辩死理”,即闹火把仪式。由丧家与舅家双方请牙郎进行。在场地烧一炉大火,舅方牙郎追问亡者病故原由,指责甥男

  • 盍什

    傈僳语音译。傈僳族春节。流行于云南怒江、丽江、大理、德宏、楚雄及四川凉山等地,具体时间各地不一,怒江地区一般在每年夏历十二月初五至次年正月初十这段时期内择期举行。节前家家清扫室内外,在门前正中处的院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