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噶玛巴·得银协巴

噶玛巴·得银协巴

1383—1415

明代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派黑帽系第五世活佛。“噶玛巴”《明史》译作“哈立麻”。本名却贝桑波。生于娘布地区的阿拉娘。古如仁清之子。4岁从师喀觉旺波学法。7岁在工布的孜拉岗出家。明建文三年(1401),前往康区,协助调解部落纠纷。20岁在孜拉岗受比丘戒。曾遣使进贡。永乐四年(1406),受帝诏至南京。次年春,奉成祖命建普度大斋于南京灵谷寺,为洪武帝后荐福,永乐帝赐以“如来”(藏语“得银协巴”)名号,并封为“万行具足十方最胜圆觉妙智慧善普应佑国演教如来大宝法王西天大善自在佛”(简称大宝法王)领天下释教,赐玉印。终明之世,此封号遂为※噶玛噶举派黑帽系历辈转世活佛所承袭。他在南京时,曾赴五台山朝佛传教,黄教传入内地即始于此。

猜你喜欢

  • 海陵柔妃

    见“耶律弥勒”(1315页)。

  • 阿里西瑛

    元代曲家、音乐演奏家。省称“里(李)西瑛。”回回人。先世西域人。占籍松江(今属上海市)。原名木八剌,字西瑛。因身躯魁伟,又有“长西瑛”之称。元曲家阿里耀卿之子。自称居室为“懒云窝”。后为松江名胜之一。

  • 塔巴八措

    见“达巴八措”(731页)。

  • 沧源设治局

    民国时期在云南沧源地区设置的地方行政机构。民国二十五年(1936)置,划分为勐角、岩帅、永和、曼海、班洪五个辖区。居民主要是佤族,其次是拉祜族和傣族,还有部分汉族。民国三十四年(1945)改划为镇乡制

  • 裳人

    古族名。《新唐书·南诏传》、《元史·地理志》等作“汉裳蛮”。唐初居于铁桥(在滇西北,《蛮书》云其距剑川三日程),处于吐蕃和南诏之间。史称其“本汉人部种”。着汉服,唯头缠五色锦,亦渐染当地民族风俗。贞元

  • 光风草

    即“苜蓿”(1332页)。

  • 石砫安抚司

    见“石砫宣慰司”(457页)。

  • 钦定西域同文志

    书名。简称《西域同文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傅恒等奉敕撰。全书24卷。分天山北路地名、天山南路地名、天山南北路山名、天山北路水名、天山南路水名、天山北路准噶尔部人名、天山南路回部人名、青海属地名

  • 那木岱

    清初武官。蒙古镶黄旗人。西喇氏。克什特子。初袭伯父克什图牛录章京兼半个前程世职。顺治五年(1648),从征南大将军谭泰征江西叛镇金声桓,数败敌军,复率本固山兵败高总兵3千兵,并同罗什率兵败城内出击之兵

  • 赛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嘉靖(1522—1566)间设。《满洲源流考》载,清代吉林城(今吉林省吉林市)南520里有赛音纳音河入松花江,或即此地。